且說雨勢不停,近郊越來越多的災民流離失所湧進京都,就連宮中的太皇太後都帶領眾嬪妃每日茹素請願。
這日出了佛堂外,太皇太後掃了眾人一眼,“怎麼不見柔貴妃?”
走在後麵的楊妃淡笑道:“許是皇上最近忙國家大事沒去貴妃娘娘那裏,貴妃娘娘就病倒了。”
太皇太後冷冷道:“不用在哀家耳邊嚼舌根子,這裏沒事你們也都回去吧。”
楊妃撇了撇嘴不敢再說其他,眾嬪妃行禮離開後,太皇太後也回到百德殿。
剛走進大門就聽到裏麵男童爽朗的笑聲,她的心情也稍霽。
“母後回來了。”
大長公主抱著季纓行禮,被太皇太後擺手,“別摔了他。”
“自從有了太孫,母後都不疼我了。”
大長公主佯怒地撅嘴。
“哀家有什麼好東西不都先賞給你。”
太皇太後笑著向季纓招了招手,“隻是誰讓纓兒從小就這麼懂事乖巧,怎能讓人不疼愛。”
就連季熙年小的時候,太皇太後都沒有如此。
大長公主捂嘴輕笑,“可不是,纓兒長得又可愛。”
季纓甜甜地笑著,“纓兒都是受娘親教誨,娘親說好孩子要懂禮貌、孝敬長輩。”
這話說出來更顯聰慧。
“這孩子!”太皇太後不禁莞爾,摸著季纓的小腦袋笑道:“你母親確實把你教的很好,那你就告訴哀家,你母親到底是誰?”
此事季熙年早已對季纓有所交代,季纓自然要乖乖配合。
季纓搖了搖頭,然後伸出手揉了揉太皇太後虯起的眉心,“太皇祖母不喜歡娘親,纓兒不想給您再添心事。”
這溫暖人心的話讓在場的其他人都覺得鼻子微酸。
太皇太後露出吃驚,“這也是你母親教的?”
季纓隻是道:“太皇祖母別擔心,這雨一定會停的。”
“纓兒真是懂事。”
坐在一旁的大長公主也讚歎不已,“母後,你就認同熙年的婚事吧。”
若說之前還有成見,經過這些天和季纓的相處,看到這孩子行事處處得體,她怎麼還會出言反對。
其實在太皇太後心中早就接納了季纓的母親。
太皇太後微微歎氣,“隻要你父母相愛,哀家不會反對的。”
她也不忍心讓季纓不好受。
聽到太皇太後鬆了口,大長公主話音突然一轉道:“京中越來越多災民,好在這幾天已經有人在開始施粥了。”
“哦是嗎?”太皇太後問道:“哀家才和皇上商討過讓戶部發糧食,就已經有人這麼做了?是哪個大戶人家?”
大長公主垂眸,“其實母後也認識,梅朵和藍家的九小姐……還有無雙女侯。”
“上官爾雅?”太皇太後冷哼,“外麵都在傳她是妖女,她自然要出來做做樣子堵住悠悠之口。”
“母後!此事就是由無雙女侯牽頭,為了避嫌她甚至沒有昭告外人。”大長公主道:“我進宮前路過女侯府,看到她穿布衣親自施粥,外人根本不知道她是女侯身份,若隻是做樣子她根本無需如此。”
太皇太後努了努嘴沒說話,她對上官爾雅的偏見已深,並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大長公主看向季纓的目光微微閃動,就聽季纓軟糯的聲音道:“娘親說人生在世不可能做到被所有人喜歡,隻要問心無愧就好。”
明明是不相關的兩件事,可說在一起就讓人有種錯覺。
太皇太後幾不可見地揚起眉角,“難道你母親是……”
季纓笑得甜甜的,“謠言止於智者,纓兒相信娘親絕對不是妖女。”
看似所問非所答,實際已經道出了玄機。
太皇太後震驚地坐在軟榻上,站在旁邊的胡嬤嬤也一臉不可思議。
她們猜過也找人調查過季纓的母親是誰,可萬萬沒想到會是她!
隻有大長公主卻沒有露出意外的神色。
就在大殿內陷入沉默時,有宮女驚慌地走進來,“太皇太後,皇上找到那妖女了!”
“什麼!”
這下子太皇太後比剛才還要驚愕,“是誰!”
宮女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哆嗦地道:“是柔貴妃!”
天空一道驚雷劈下,雨勢突然陡然變急。
為了方便災民領到熱粥,女侯府門前搭建了長長的雨棚。
幾口大鍋架在火勢旺旺的爐子上,女侯府裏的仆婦們站成一排挨個施粥。
有道嬌小的身影擎著傘走到其中一個少婦身邊低語了幾句,就隱隱聽到那少婦道:“再去拿些米來。”
“您身子要緊,還是進屋歇息會吧。”
青微急得一臉憂色,萬一王爺回來看到主子這個樣子,她們到不怕吃不了兜著走,隻是擔心主子的身子吃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