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兒,艾若都替張氏歎了一口氣,她其實沒鬥過,她也懶得鬥,榮國府有什麼可爭的。除了爵位還有什麼?
也就史氏當回事,對了,她養的那兩個廢物點心,也當一回事。在艾若看來,她更欣賞林則徐說的,‘子孫若如我,要錢幹什麼?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
她和老公出身其實都不錯,都是中產之家,父母、公婆都隻有一個孩子,家裏也都是有積蓄的。他們都很希望能幫到他們小倆口。但因為本著這種想法,他們夫婦都是靠自已,一步步的努力上進,從沒想過靠著父母得到什麼。
他們堅信一點,沒本事的,才會整天想著靠父母。所以在艾若看來,賈赦兄弟就都屬於廢物點心的傑出代表,不存在誰比誰更好的問題。隻能說,史氏的種不好。
看看第三代,賈鏈就不錯,處事練達,花心在這個時代也不算是錯,心腸沒那差。不過在賈家的打壓之下,沒有出頭之日罷了;而所謂的賈珠是好的,書中著墨太少,如果說能讀點書,就算是好的,這要求是不是太低了?再說賈家的希望,寶玉!
整個的廢物點心中的廢物點心。再想想,隻能說史氏的教育出了問題,她好像生怕子孫成器了,成了器,她就控製不住了,於是最好都不成器,就在她身邊靠著她活著,那才是她想要的。
想到這兒,艾若就不得不為自已想想了,賈珠和剛生的元春名義上可是自已的孩子,真的讓賈母養成廢物點心,她怎麼辦?
誰知道她要在這本書裏待多久?萬一真的是一輩子,她總不能真的看著賈家倒了,自已跟著倒黴吧?誰沒一點趨吉避凶的本能。所以為了自已能活得舒坦的到死那一天,她也得把王氏的兩個孩子救回來。救他們等於救自已。
她可沒打算把寶玉生出來的,她也不能現在說跟賈政離婚,也不知道這時有沒有離婚一說。真的能離,那倒是簡單了。直接帶著王氏的嫁妝走,娘家都不回,直接去陪嫁的莊子裏。以後安安靜靜的過日子,榮國府的一切,關她屁事。所以現在,她就得想辦法讓賈母有點事做,把孩子先搶回來。你廢物全家,是你的事。我將來的依靠,不能讓你養廢了。這是大原則。
有了目標,她也就有了主心骨,開始積極的想輒了。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比如賈母看來,很有來曆的元春,洗三儀式就很隆重的就開始了。
所以艾若也終於看到了著名的元春,賈家最後一根救命的稻草。不過抱在艾若的懷裏,她好像看到了自已女兒剛出生時的樣子,也是這樣乖乖的閉著眼睛吐泡泡,輕輕點點她的小嘴,她還會叭嘰一下粉色的小嘴。
一時間,艾若熱淚盈眶,難不成是上天可憐她,於是還她一個女兒?想到最終元春的命運,此時艾若就不是為了找依靠了,而是真的開始把懷中這個小人兒當成了女兒。現在讓她把女兒送出去支持這一家子,養一屋子的廢物點心,她還真沒這高風亮節。
洗三,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件挺隆重的事。王氏嫁進賈家,進門沒多久就生了長子。現在又在大年初一這麼好的日子生了女兒。可是說,她算是很有福氣了,這麼隆重的洗三,至少在外人看來,賈家對王氏還是寵愛有加的。
作為外祖家的,王老太太,王子勝太太,王子騰太太都來了。大家看著小元春添了盆,洗了澡,當然也要坐成一團說說話,表達一下歡暢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