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若生完孩子,她就沒見過名義上的老公進來看過她。也沒人跟她提,那個孩子怎麼樣了。更不要說,抱來給她看看的話了。
這時代,女人做月子的房間,男人都不能進。怕什麼誰也說不清,若是以前的艾若呢會笑著說,那是保護女人的,因為做月子,不能洗澡不能洗頭,汙濁濁的,讓丈夫看到了,不失寵才怪。
可她已經不是那個幸福時開朗的艾若了,此時的她隻會想,男人可鄙。想想夢中那個男人,更是從心裏的厭惡。她這些天依然在做夢,從開頭的無聲的影畫,到現在有聲音有故事了。
她也無奈的再次確認,她到了一本書裏。還是一本著名的書裏。
想想又覺得有了一定的必然性,在肯尼亞,電力都是自已發的,網絡更是奢侈品了,他們隻有衛星通迅設備,以備與總部聯絡之用。那麼無事時,她們能做什麼?自然是看書。
除了她的專業書之外,她惟一帶過去的閑書,就是一套脂胭齋版的《紅樓夢》。誰讓這本書比較經看呢?每次看都能帶著她新的想法。因緣即會,她的魂魄就進入了她的書中也不一定。
而她穿越的人不用說也知道了,大年初一生了女兒的還能有誰?自然是那個麵慈心狠的王夫人了。隻不過,現在她還隻是榮國府裏的二奶奶,榮府的賈代善還沒死,而賈母史老太君現在不過還是太太罷了。
所以這些日子,除了嫂子張氏,小姑子賈敏來看過一眼之外,她就沒見過別人。當然,史氏也會打發人過來看,表明她有多關心這個媳婦。
不過,艾若是讀了N遍紅樓的主,她比此時的任何人都知道,這一切都是假像。
《紅樓夢》之所以受人推崇,其實這是一本世情書。每個人在裏麵看到的東西,其實就是一麵鏡子,看到的是自已。
少女時的艾若看到了的寶黛之間的愛情;婚後看到的,就是全種各樣的關係了;等到她失去了丈夫,女兒之後,看到的就全是人性之惡。
賈母之惡在於她所謂的平衡之術;賈赦之惡在於無知;賈政之惡在於偽君子……
書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已的惡,隻不過,在所謂的善的光環之下,看似書裏抨擊的是世道,而卻不曾想,人之惡才是賈府幻滅的根本。
而整個賈府共通的一點,就是這裏每一個人都自私透頂,包括自已所處的本尊王氏。她一直在抱怨著不公,其實她何嚐又是什麼好人?不過也是,她若真的是好人,早被這家人生吞活剝了,還能堅持到現在?
做月子,讓艾若有大把的時間來思索。她還是不能自殺,她真的自殺了,她就不能去天堂與丈夫、女兒團聚了。她得活得好好的,堅持下去。
但怎麼活?王氏不是寡婦,她還有個渣老公,不過也無所謂,他們之間根本就沒什麼感情,至少賈政那個偽君子對王氏,是沒有感情的。他如有可能,寧可永遠的在偏廈的姨娘房裏才好。
王氏會生氣、會淒苦。但艾若卻不同,反而覺得這樣更好,至少不用應酬了。隻要找對理由,她就可能永遠和他客客氣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