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新38師勝利班師,到達廣西南寧。
1945年8月15日,南國的黃昏。一騎如飛,蹄聲踏碎黃昏的寧靜,在新38師師部營帳前蹄聲驟然而止,軍部傳令兵縱身下馬,衝進營帳,把軍部的急電雙手遞到李鴻師長手上。
“日本天皇接受中、美、英三國波茨坦宣言,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方麵軍張發奎將軍奉最高統帥部令,特令你部從速進駐廣州,接受廣州城!”
李鴻激動地向副師長葛南杉、參謀長龍國鈞等人讀了電報全文。師部立即沸騰起來,三部電話機同時向各團傳達軍部電,傳令兵和參謀人員急急走出營帳,向各部傳達李鴻的命令,向附近老百姓傳播喜訊。晚8點整,李鴻走出營帳,向空中舉信號槍,三顆綠色信號彈相繼升空,在空中劃出一個“V”字形光環,一時間,軍號聲四起,槍聲大作,光華四射,曳光彈、信號彈、紅綠色光環在夜空中交織著絢麗的圖案,附近的老百姓紛紛走出家門,燃起火把,鄉間的道上行進著火的長龍。歡呼聲響徹四野。12時整,新38師按照師長的命令,連夜拔營起程,沿著廣西南寧至廣州灣的梧州公路,向廣州急行軍。
8月25日,李鴻率領38師進入廣州。入城前,李鴻整飭軍容、軍紀,全師官兵身著黃卡其布軍服,頭戴鋼盔,腳穿皮鞋、打黃呢綁腿,一律美式武器,以軍樂隊為前導,在廣州市大街上步伐整齊地高歌行進,廣州市民像潮水一樣擁在入城隊伍經過的大街兩側,手持國旗,燃放鞭炮,歡聲雷動,把一束束鮮花投向隊伍,許多人激動得熱淚盈眶。
新38師進入廣州後,李鴻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解除日軍的全部武裝,接著下令收回沙麵。沙麵,是中國百年屈辱史的象征。中英鴉片戰爭後,它屈辱地被劃為英國的租界。日軍占領廣州後,把他的侵略華南的南支那派遣軍司令部設在這裏,其重要金融機構及大商社、軍用物資倉庫都設在這裏。李鴻在黃埔軍校受訓時,就曾經站在沙麵租界“華人不得入內”的禁令下,發誓要為它的收回盡一個中國軍人的責任,現在是時候了!李鴻命令特務營接收沙麵,隨即將師部駐紮在這裏,對沙麵日軍司令部和軍事設施,以及日本金融商業機構進行全麵接管,命令所有日本人限期離開沙麵,不準帶走任何財物。
“李氏接收廣州,功不可沒,欲發接收財,俯拾即是,然其清廉剛正,一塵不染,凡敵偽財產,均派員一一清點查封入庫,等候上繳長官部,李氏此舉,廣州市民皆為之傾倒!”這是當時廣州報界發的一條消息。又據報載“有一在日偽政府供職的巨富,欲將其財產轉移香港,被新38師弟兄在珠江的船上查獲,該巨富托人送十根金條給李鴻,遭到李鴻痛斥,下令將其財產全部沒收入庫。”
1945年9月7日,日軍華南戰區投降儀式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那天,李鴻在中山堂四麵布下森嚴的崗哨,命令少校營長鍾山為“引導”,將日軍南支那派遣軍司令官田中久一中將等人從集中營引導至會場。上午九點,簽降儀式開始,全副武裝的新38師將士肅立會場兩側,使會場顯得格外肅穆、莊嚴。李鴻宣布受降儀式開始,田中久一上前向我方首席代表張發奎上將鞠躬致禮,然後謙卑地顫抖著雙手在降書上簽字,接著,將其佩劍恭敬地呈在張發奎上將麵前。孫立人將軍參觀歐洲戰場歸來,作為我方受降代表參加了這一儀式。儀式結束,日軍司令官等將領在武裝的新38師將士引導下步出會場。簽降儀式後,李鴻奉孫立人軍長令,在廣州白雲山修建新1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公墓由新38師工兵營擔任監修,從日軍集中營中征派三千多名日軍將士贖罪修建。曆時四個月,一座占地10公頃的公墓建成。公墓中央是紀念碑,四根方形大理石石柱直插雲天,四麵看去都呈“V”字形,象征著勝利,正麵石柱間嵌著新1軍鷹形軍徽,軍徽重達一噸,熔緬甸戰場的銅質炮彈殼鑄成。雄鷹狀若展翅欲飛栩栩如生,展示出我抗日健兒的勃勃英姿。
10月10日,新38師在廣州舉行了國慶閱兵盛典。閱兵後,李鴻擺脫繁忙的軍務和接收工作,在一幢盛開著木棉花的雅靜洋房裏,拜謁了廖仲愷先生的夫人何香凝女士。戎馬倥傯二十載,李鴻對廖仲愷先生的仰慕未曾稍減,他把一柄在緬甸戰場繳獲的日軍指揮官的佩劍恭敬地獻給廖夫人,以表達自己作為黃埔學生對先生的敬意。
“先生在天有知,當以馳騁印緬戰場有你這樣的黃埔軍人感到欣慰,全國人民當以新38師的赫赫戰功感到自豪。”廖夫人雙手接過佩劍感慨地說。
接著他們談到了國內形勢。李鴻說:“抗戰八年,老百姓承受了太多的苦難,前方將士作出了太多的流血犧牲,國家需要休養生息。新38師將士好多都是有誌有為的知識青年,國家建設,他們都是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