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過很多夢想,但不是每個夢想都能夠實現的,當滿懷的希望落空時,生活也似乎變得灰暗了。過分地執著,執著於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對於人生卻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一種負麵的影響,甚至是一種傷害。就像一塊巨大的石頭一樣壓在心頭,時間久了讓自己難以喘息,甚至窒息。
人生中有時我們擁有的內容太多太亂,我們的心思太複雜,負荷太沉重,頭腦太無緒,誘惑我們的事物太多,所有這一切都大大地妨礙著我們,無形而深刻地損害著我們。
於是要懂得聰明地放棄。該執著時執著,該放棄時放棄,衡量清楚,知己知彼,才不會太過於委屈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納撒尼雨·布蘭登舉過一個他親身經曆的例子:
許多年前,一位叫洛蕾絲布的24歲的年輕婦女無意中讀了他的一本書,找他來進行心理治療。洛蕾絲一副天使般的麵孔,可罵起街來卻粗俗不堪,她曾吸毒、賣淫。
布蘭登寫道:她做的一切都使我討厭,可我又喜歡她,不僅因為她的外表相當漂亮,而且因為我確信在墮落的表相下她是個出色的人。起初,我用催眠術使她回憶她在初中是個什麼樣的女孩子。她當時很聰明,但是不敢表現自己,怕引起同學的嫉妒。她在體育上比男孩強,招惹來一些人的諷刺挖苦,連她哥哥也怨恨。我讓她做真空練習,她哭泣著寫了這樣一段話:你信任我,你沒有把我看成壞人!你使我感受到痛苦,也感受到了期望!你把我帶到了真實的生活裏,我恨你!
一年半後,洛蕾絲布考取洛杉磯大學學習寫作,幾年後成為一名記者,並結了婚。10年後的一天,我和她在大街上邂逅相遇,我幾乎認不出她了:衣著華麗,神態自若,生氣勃勃,絲毫不見過去的創傷。寒暄後,她說:“你是沒有把我當成壞人看待的那個人,你把我看作一個特殊的人,也使我自己看到了這一點。那時我非常恨你!承認我是誰,我到底是什麼人,這是我一生中從未遇到的事。人們常說承認自己的缺點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其實承認自己的優點更是多麼的難。”
要想真正擁有幸福,就必須要學會放棄完美,不求完美,因為我們的確不是完美無缺的。這是一個令人寬慰的事實,我們越是極早地接受這一事實,就越能極早地向新的目標邁進,這是人生的真諦。
你站在一麵穿衣鏡前,觀察自己的麵孔和全身。你可能喜歡某些部分,而不喜歡某些部分。這使你感到不安,如果你看自己不喜歡的樣子,請你不要逃避,不要抵觸,不要否認自己的容貌。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放棄完美,而用自己的標準來看待自己。否則你就無法自我接受、自我肯定。
應當怎麼辦?你要用自己的眼光注視鏡子裏邊的自我形象,並試著對自己說:“無論我有什麼缺陷,我都無條件地完全接受,並盡可能喜歡我自己的模樣。”
法國大思想家盧梭說得好:“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後把模子打碎了。”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玄乎,其實說的是實在話,並適用於每一個人,可惜的是,許多人不肯接受這個已經失去了模子的自我,於是就用自以為完美的標準,即公共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結果彼此就得如此相似,失去了自我。
“成為你自己!”這句格言之所以知易行難,道理就在於此。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個性與自我意識,你還談什麼改進和提高呢?
在人生的一些關口,我們生命的莊園中會長出一些雜草,侵擾我們美麗豐富的人生,搞亂我們幸福的家園。
我們要學會將這些雜草鏟除拋棄。放棄不適合自己的職業,放棄異化扭曲自己的職位,放棄暴露不適合你的工作和環境,放棄實權虛名,放棄人事的紛爭,放棄變了味的友誼,放棄失敗的戀愛,放棄破裂的婚姻,放棄沒有意義的交際應酬,放棄壞的情緒,放棄偏見惡習,放棄不必要的忙碌和壓力。
隻有清除我們人生莊園中的那些雜草和害蟲,我們才有機會同真正有益於自己的人和事親近,才會獲得適合自己的東西,才能在人生的土地上播下良種,致力於有價值的耕種,最終收獲豐收的糧食,在人生的花園采摘到鮮麗的花朵。
你之所以舉步維艱,是你背負太重;你之所以背負太重,是你還不會放棄。搬開心中的石頭,試著放棄一些你原本舍不得的東西。這是對捆綁自己的背包的一次清理幹淨,丟掉那些不值得你帶走的包袱,拋棄拖累你的行李雜物,你才可以行裝簡便一身輕鬆地走自己的路,你才可以登得高行得遠,看到更美更多的人生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