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在工作上是一個全心投入的人,而且幾乎是到了鞠躬盡瘁的地步。主管交給你的任務,你從來不打馬虎眼;要求你額外超時加班,你也毫無怨言;同事拜托你的事,不管是不是你分內的職責,你總是不忍拒絕。其實,你早已忙得分身乏術,焦頭爛額,但你還是強打精神說:“沒事!沒事!”沒有人知道你累得半死,但是,你就是不願開口對人說“不!”,因為你太看重麵子,你覺得那樣的話,會讓自己沒麵子。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是礙於情麵而不敢說“不”,結果很多原本明明不該是自己做的事,統統落在自己頭上;要不就是所做的事大大超過自己的能力負荷,讓自己麵臨崩潰的邊緣。
最明顯的現象莫過於你總是強迫自己做一些你並不想做的事,即使有不滿的情緒,你也強忍去做。你認為別人把這些事情交給你做,是因為看得起你,信任你的能力。如果你一旦拒絕,別人就會怪罪你,批評你不善於與人合作,使你產生一種罪惡感。總而言之,你不希望你的形象被別人大打折扣。
心理專家同時指出,比較起來,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容易成為寄生依賴者。因為女性從小就被教導要“服從”、“聽話”,當別人有所要求時,“拒絕”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此,很多女性成年以後,周旋在丈夫、兒女、公婆、老板之間,她們極力扮演好各種角色,處處討好別人,一旦她們發現自己力不從心,就會陷入極度沮喪的情緒中。
在一個團體中,這種“討好”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行為心理學家稱這種舉動為“寄生依賴者”——企圖憑借外在的人和事來提升自我的價值。然而,行為心理專家發現,絕大多數寄生依賴者都不快樂,他們內心很容易焦慮。這種人往往過度依賴別人的期望,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裏,渴求通過別人的讚美來尋求自己的定位。如果不能得到好評,他們就會自責,懷疑自己是不是出了什麼差錯?
根據分析,很多“工作狂”都是寄生依賴者。他們每天工作動輒超過十幾個小時,就連節假日也不放過,在他們全心全力投入工作之際,卻日漸疏離了與家人的關係。這種過度依存於工作的工作狂,就像是沉迷於賭博或宗教信仰一樣,行為完全被控製。
對工作狂而言,一旦不必工作,擁有了自由,就好像是遭人遺棄。工作雖然是束縛,捆綁他動彈不得,其實反而讓他覺得安慰,令他產生被人關心、被人需要的滿足。因為他相信,當他工作賣力的時候,別人才會注意到他的一言一行。
還有的人,則是缺乏自信,擔心拒絕別人,就好像表示自己太懶惰,太不通情達理,會遭受責罵。他們害怕別人的權威,為了博取好感,維持與別人的關係,即使是無理的要求,也隻得點頭說“好”。
事實上,我們常常過度在乎自己對別人的重要性。就好像我們常常聽到調侃別人的一句話:“沒有你,地球照樣在轉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沒有什麼人是不能被取代的。如果你把每一件事都看成是你的責任,妄想完成每一件事,這根本是在自找苦吃。你真正該盡的責任是,對你自己負責,而不是對別人負責。你首先應該認清自己的需求,重新排列價值觀的優先順序,確定究竟哪些對你才是真正重要的。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這絕不是自私,而是表明你對自己道德意識的認同。
你雖然讚成這種說法,可是你覺得還是有些為難,你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不”。真有那麼困難嗎?其實那是我們天生的本能。心理學家說,人類所學的第一個抽象概念就是用“搖頭”來說“不”。譬如,一歲多的幼兒就會用搖頭來拒絕大人的要求或者命令,這個象征性的動作,就是“自我”概念的起步。
我們從小就形成了依靠別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和肯定自己的習慣。卻不想,時間久了就會在別人的評價裏迷失了自己,讓自己活得很累。沒有誰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所以我們還是需要走出來,讓自己來評價自己,讓自己來肯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