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羽門的線索(1 / 2)

山裏風很大,夾雜著小雪,冷的厲害,由於天色已晚,所以院子裏沒什麼人,譚刃領著我們走進了借住的一對兒老夫妻家裏,我們四個人,一晚八百塊錢的借宿費,老兩口挺滿意,也很熱情,進屋就泡了熱茶,上了些熱菜熱飯給我們吃,自己則帶著小孫女在大堂裏看電視,擔心小孫女吵到我們。

飯菜比較簡陋,但我們都不是那種挑剔的人,在滇緬叢林裏什麼沒吃過?所以這會兒也捧著大碗吃,唐琳琳吃的比我還多,我都不知道她那小肚子是怎麼裝下去的。

一頓飯吃的有些撐,我躺在椅子上摸肚皮,換來了唐琳琳鄙視的目光。

吃的差不多了,周玄業才問道:“師兄,師父他老人家的身體怎麼樣?”

譚刃摸了摸下巴,道:“還是老樣子,健壯的很,又收了兩個徒弟,加上之前那些師弟師妹,現在咱們觀,真是枝繁葉茂。”說到這話時,周玄業頓時然了,同情的說道:“被訛詐了不少見麵禮吧?”

譚刃翻了個白眼,不緊不慢的說道:“反正我的錢包是空了。”

我聽到此處不禁覺得好奇,因為這二人很少說起三子觀的具體情況,我隻記得周玄業說過,三子觀的最初興盛過一段時期,後來文化大革命破落了,成了個無人的廢觀。後來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曾經在三子觀出家的還俗道士,又回到了三子觀,成了新的觀主,收了譚刃和周玄業二人的師父,這才傳下了香火。

在我映像中,我以為三子觀應該是個破落的小觀,這會兒聽他們二人的對話,看樣子這三子觀現如今人氣兒還挺旺?

這麼一想,我不禁問了出來。

譚刃一聽我的想法,頓時嗤笑道:“你以為現在還跟過去一樣?沒見識。”我知道他說話就這德性,也沒往心裏去,直接道:“小的就是沒見識,譚老板您指教指教。”

他嘴裏嘶了一聲,說我臉皮越來越厚,洗刷了我一頓,才講起了一些關於三子觀的事情。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宮觀的管理也不一樣。

三子觀走的,還是道家的路子,所以格局也是道觀的格局。

不過,三子觀的地理位置倒是不錯,周圍群山環抱、奇峰羅列、春季裏萬物生發、溪水潺潺;夏季裏樹木蒼鬱,獸鳴鶴啼;秋日裏層林盡染、姿態萬千;到了冬季,又是銀裝素裹,美不勝收。

現在什麼都講究經濟,經濟好了就喜歡到處旅遊,但凡漂亮一點的地方,就逃不過被旅遊開發的命運。三子觀所在的位置也差不多,旅遊線路被開發出來後,遊客也多了,公觀也修的漂亮了,人員自然多了。

但真正想學本事,不論是修道也好、煉屍也好、學習奇門遁甲、易卦占卜也好,都需專心致誌,心無旁騖,如果所有人都整天忙著接待遊客,誰還有心去正經的學東西。

因此道門中的一些大宮觀,曆來就有內外門之分。

當然,這個內外門並沒有嚴格的區分,隻是一種默認的規則而已。同一個宮觀的人,往往分為兩撥,真正求道的、有天分的那一部分人,往往是不會接觸遊客這些瑣事的,他們有單獨生活的空間。另一部分人,也就是外門的,才大部分忙於俗物,遊客去道觀一類的地方,接觸到的,大部分是外門的人,當然,不排除有些內門的人閑著沒事兒,出來體驗生活幫忙接待遊客,那又另當別論了。

三子觀雖然小,但也是默認這種方式,算起來是人丁興旺的,譚刃和周玄業這種,就是典型的內門中人,他們是學到了真本事後出來闖蕩的,道門不像佛家那麼森嚴,自古就有入世曆練的方法,也不局限於宮觀之中,當然,如果師門有什麼大事,那是必須得趕回去幫忙得。

譚刃這次回師門,就被那群師弟師妹搜刮了一番,這鐵公雞別提多憋屈了,指天發誓說下次再有事兒,絕對要讓周玄業回去,他再也不回去了。

“師兄,我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這要回去,免不了一通責怪,沒準兒還要關禁閉的。”周玄業打了個哈哈。

唐琳琳覺著奇怪,問道:“關禁閉?莫非你做了什麼對不起你師門的事兒。”

周玄業摸了摸鼻子,顯然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但譚刃卻沒想著幫他遮掩,而是看了我一眼,不冷不熱的說道:“他這模樣,回去一看就知道用過三壇降神術,這是我門禁術,傷身不說,還損陰德,你說他敢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