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龍吟嶺(1 / 2)

2012年12日6號,我們登上飛機,直奔江西南昌。

江西,簡稱贛,別稱贛鄱大地,是江南“魚米之鄉”,古時便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的稱謂。

贛鄱大地的曆史,往上追溯,從夏商時期便已經興起,當時當地的青銅文化非常興盛,後來漢高祖又設豫章郡,郡治南昌縣,而南昌這個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成為了江西省的中心市。

由於我們對於羽門所在的地理位置,並沒有具體的信息,所以這次便先直飛南昌市,按周玄業的說法,先到南昌等譚刃那邊的消息,順道來個員工旅遊。

這會兒正是十二月份的天氣,錯過了旅遊的高峰期,各大景點都不像節假日那麼人擠人的。江西最著名的景點,莫過於三清、龍虎、景德鎮和鄱陽湖。

景德鎮有瓷都之稱,東漢時期,古人便在此建造窯坊,代代相傳,從民窯到官窯,又回歸民窯,景德鎮的瓷器曆史悠長,獨樹一幟,馳名中外,如今已經成了全國重大的瓷器產業基地,由此而誕生的古玩瓷器產業,也熱鬧非凡。

而三清山,又稱少華山,由於三形酷似道家的上清、玉清、太清而得名,山體拔地而起,站在高處眺望,山峰時隱時現,雲霧飄忽不定,如同人間仙境。

龍虎山,則是天師道的發源地,相傳當年道教的創立人張道陵在此煉丹,丹成時空中現龍虎之形,因此得名龍虎山,後張天師又在龍虎山開宗立派,創立了正一道,和王重陽的全真道,成為了道教的兩大派係。

我們在等譚刃消息的過程中,便如事先計劃的那樣四下遊玩,將這幾個著名的景點都看了個便,一耽誤,便是十多天,在這過程中,也沒有收到譚刃的消息。

我有些急了,雖說我不清楚三子觀的具體位置,但肯定是在湘西一帶沒錯,十多天的時間,都足夠譚刃一個往返了,怎麼到現在,卻連電話也沒一個?

周玄業解釋說三子觀地處偏僻,雖說現在很多寺廟公觀都通了電信和網絡,但三子觀作風傳統,崇尚清靜無為,因此至今過著非常傳統的生活,連電話都不用。

曾經有段時期是通過電話和網絡的,但最後搞得烏煙瘴氣,就全部清空了。

譚刃回門一趟,自然不可能去一趟就走,難免還有其它事情牽絆,所以這個結果,到也在預料之中。周玄業示意我們稍安勿躁,既然出來玩了,就先安心的享受幾天。

他這麼說了,我也就沒有其它顧忌了,三人東遊西逛,著實瀟灑了十多天。時而觀仙山雲霧、白鶴齊鳴,時而見香火繚繞,聽古觀鍾鳴,時而又走入人群,和周圍熱鬧的人流融為一體,獨特的人文和秀美的環境,讓人流連忘返,隻覺得時光飛逝。

一轉眼就過去了半個月,終於,在當天下午,我們收到了譚刃的一條短信:飛劍潭、龍吟嶺彙合。

飛劍潭?龍吟嶺?

這名字聽起來頗有一種仙俠片的感覺。張道陵當年在龍虎山創立了正一道,因此江西,也算是道教的發源地,整個江西地帶,有很多相關的遺跡和地名,從那些地名中,就可以看出古人當時對於道士們的理解。

飛劍潭現今是一個鄉鎮,當地傳說中,曾經有山中的劍仙禦劍飛過此地時,不知道什麼原因栽倒下來,飛劍劃過,將一座山切成了兩半,中間的低窪地,便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水潭,因而有了飛劍潭的典故。

當然,這都是一些民間的仙俠故事,諸如此類的故事不勝枚舉,特別是在江西、四川等地,劍俠、劍仙一類的故事,更是流傳的極廣,隻因這些地方,都曾是古代道教興盛之處,如今盛況不再,隻留下了許多令人神往的傳說故事。

至於龍吟嶺,這我們就不太清楚了,畢竟贛地這麼大,除了一些比較知名的地方,其餘的誰能清楚?

周玄業當即查了下地圖,很快便找到了龍吟嶺這個地方。它位於飛劍潭一帶靠東的位置,是一片山嶺。傳說古時候山嶺下有一條河,河中住著一條青龍,施雲布雨,造福一方,時不時的,河中就會傳出龍吟之聲。

這傳說究竟是不是真的,已經不可考證,至少現在來看,那龍吟嶺下,是沒有什麼大河的。

譚刃邀我們到這個地方彙合,看樣子是有眉目了。當下,我們便轉道宜春,接著又換成大巴,朝著飛劍潭而去。這地方多山嶺,大巴車在盤山公路間穿梭,時不時的來個大轉彎,真能將人驚出一聲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