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春亭縱火(3 / 3)

江媽見他謙和有禮,且貌若潘安,聞言又是文武雙全,不禁眉開眼笑,滿麵堆歡,便要燕玉快出來見禮。

燕玉原躲在帳後,聽江媽叫喚,隻得出來,柔語道:“皇甫公子多禮,此事本是我家兄長不是,還望公子多多見諒,莫要告上公堂才好。”

少華聞得燕玉聲音清細,再見她溫柔靦腆,秀麵半遮,登時低下頭,不敢正視,怕褻瀆了小姐。

江媽一會兒看看少華,一會兒再看看燕玉,便覺郎才女貌,心裏美滋滋的。見二人無話,便打破僵局,道:“皇甫公子,這是我們家二小姐劉燕玉。與奎璧少爺是同父異母的……”

少華聽江媽喋喋不休,更覺難堪,心道無意得知,便開口道:“今日冒犯小姐了,再謝相救之恩,就此別過。”說了轉身便走。

江媽還來不及阻止他,少華已越出房門,消失在陰沉沉的夜幕之中,隻留下少年英傑的一絲清朗之氣,似在暖爐裏升騰起來。

燕玉忽時羞赧,忽而又心酸,恨自己懦弱而難及少華的風行健步,故而以袖掩淚,不與人知。

這時外麵已亂了起來,有人大喊救火,燕玉便依計說了那番話,劉奎璧氣得火冒三丈,想不到燒不死少華,卻賠了自家的小春亭。

(5)堂前息事

少華跳出劉府院牆便徑自返家。豈料皇甫敬見少華一日一夜未歸,已急忙報官,未等少華到家照麵。一狀告到昆明府,秦方伯示意,孫縣令開堂問理。

劉家隻遣了江進喜到堂問話。皇甫敬聲聲質問,官威大顯,進喜卻因內心有愧而支支吾吾,無言以對。

正在這時少華突然在公堂出現。“大人請慢,皇甫少華在此!”

進喜見是少華公子,且喜且憂,生怕他挾恨告發劉家,故而身上打顫,險要栽倒。

“皇甫公子,昨夜劉府起火,你可在劉家?如今你又為何出現在公堂?敢問這究竟是……有何……隱情?”孫縣令心有顧忌,如此發問,再向皇甫敬望了一眼。

“少華,你說!他劉家到底耍的什麼詭計?”皇甫敬怒問道。

少華扶住進喜,而後上前一步,當眾釋疑:“大人!爹爹!劉兄並無耍什麼詭計,昨晚大火相信是一場意外。少華此刻絲毫無損,望大人明斷!”

“什麼?這,此話當真?”皇甫敬似乎並不相信,孫縣令卻樂成其事,立時不厭其煩說了一大篇冠冕堂皇的話:“皇甫公子大人有大量。此番火情有驚無險,還是皇甫公子福星高照,免災去劫。劉家公子結友之情,也絕無歹意。此事圓滿解決,皆大歡喜。皇甫與劉門同朝為臣,必定互諒互助,盡除嫌隙。”當即宣判退堂,惟恐溜之不及。

江進喜擦了擦冷汗,向少華道了聲謝就回劉府複命了。

少華隨父歸家,皇甫敬實在詫異,然不必多問,心中自然明了,定是劉家為奪袍之事耿耿於懷,假意邀少華飲酒,實則設計陷害少華,春亭縱火也並非意外。少華便將貴人相救之事告之皇甫敬和尹氏。

“少華你真是福大命大,若不是這江乳娘和劉二小姐,依你那憨直性子,再沒有不中計的理!”尹氏邊說邊酬謝天地神靈起來,“謝謝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士音菩薩!對了,快給孟家送個信去。”

皇甫敬不禁感慨:“少華,你在堂上息事寧人是對的。想那劉捷在京為官,雖在昆明不如吾門之顯赫,但論官場勢力,為父怕是望塵莫及。哎,如今當官也不易啊!”

話說那邊江進喜知堂前息事,飛速回到劉府,實不知府中一劫難逃。正進了廳門,隻見人人臉色有異,便覺出了大事,乃衝入堂。隻見劉奎璧正瞪著自己,江媽跪著,燕玉小姐淚眼在旁。劉奎璧見江進喜便大罵道:“吃裏扒外的東西,給我進來!”

進喜登時嚇得麵無血色,雙腿一軟,跪倒在地,斜眼看了看燕玉,燕玉將頭微搖。

進喜道:“少爺,您這話是何意?進喜對少爺可是忠心耿耿啊!”

“住嘴!還敢說對我忠心?皇甫少華是不是你放走的?”

“少爺冤枉啊!那皇甫少華是自己醒了逃走的,怎說是奴才放走的?奴才當時雖膽顫,但還不至於敢違逆少爺您的話。奴才正是去了柴房搬柴火,誰知那皇甫少華竟趁著這個時候逃走了。奴才自知疏忽大意,但奴才絕不敢欺瞞少爺!”說著連連磕頭。

燕玉聽了鬆下一口氣來,矮聲道:“是啊,哥,我早說了是皇甫少華命不該絕,自行逃走的。至於公堂上他為何不作怪罪,也許是他猜測這是意外,並無其他呀!”

進喜方才明白劉奎璧的盛怒從何而來。原來到公堂的不隻他一人,早有人回來稟報,皇甫少華息事寧人,這反而引起了劉奎璧的懷疑。

如今劉奎璧還是半信半疑,卻也拿不出什麼證據,隻得咽了口氣,自認倒黴,可這心中不平如何去得?便又另思詭計,誓要害死少華,把麗君小姐弄到手。

再言孟府這邊已得知少華失蹤許久,卻沒了消息,個個急得要跳腳。韓夫人吩咐下人們在門口等著,自己在佛堂誦經,孟士元也是坐臥不寧,在廳中踱來踱去。子儒不放心下人們,親自去門口等了一會兒,回廳中等了一會兒,來來去去問了幾回。孟家生怕未來女婿有個閃失,這大禮已過,婚是退不成了。少華若亡,麗君也便是皇甫家媳了。

榮蘭、映雪、蘇娘和飛鳳都守著麗君,予以慰藉。麗君心中也無法平靜,隻怕應了當日預言,皇甫家先遭不幸,孟家的噩運必接踵而至。

直至皇甫家仆送來了少華無恙的消息,各人才放下心中大石。

榮蘭興衝衝地跑來告訴麗君。映雪合手拜天,蘇乳娘大笑好人有好報。麗君卻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是夜,麗君斜倚窗畔,仰望點點繁星的蒼天,那魂牽的笛聲又再響起,帶給人淡淡的憂愁。隻是不知究竟是少華的愁情,還是麗君的憂思。

接下來的幾個月,麗君奉命讀遍了所有閨訓、婦德、烈女傳。而他們兩家也似乎沒了先前辦喜事的興頭,更像是在等待,等待著喜慶盈門,或是災難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