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談判繼續(1 / 2)

這三個時期中幣值最穩定的是中統鈔,流通時間最長的是至元鈔,前後超過了36年。

而發行量最多、貶值最嚴重的是元順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時開始流通的至正鈔。

至正鈔發行的背景是至正年間,政治已十分腐敗,社會矛盾急劇激化,各處饑民、流民起事不斷,國家稅賦收入急劇減少,為了各地平叛,國家經費開支卻急劇增加。

在這種大背景下,統治階級采取了飲鴆止渴的辦法,用大量發行至正鈔的辦法緩解財政危機。

至正鈔才發行幾年,就發生了嚴重貶值,國家通貨膨脹十分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普通民眾的生活就顯得更加艱難,於是不時有人敢冒著殺頭的風險偽造紙幣。譚誠的父親當然隻是其中之一。

我見劉伯溫已意識到元朝律法的嚴酷,便開始說動他放譚誠一馬。

我說道:

“譚誠的父親已然伏法,但譚誠還隻是個孩子,劉大哥不妨放他一馬。

況且這人也有幾分血性,我還是十分欣賞的,如果可能的話,我還想把他收歸己用。

不知劉大哥肯不肯成全小弟這件事?”

劉伯溫聽到這裏,點了點頭道:“要說那譚誠年紀不大,還真有幾分男子漢氣概。隻是他對我積怨太深,恐怕要他就這麼放了我兒子,他不願意啊。”

我見劉伯溫已同意我這個方案,便拍了拍胸脯道:“劉大哥,隻要你肯放譚誠一馬就好。剩下的事交給我,我去那土地廟中與那譚誠協商此事,定讓他放回你的兒子。”

劉伯溫見我態度這麼堅決,握緊我的手說道:“胡老弟,如果這次你真能救出我的兒子,你就是我的大恩人。”

我也握緊他的手說道:

“劉大哥,相信我,我一定讓令公子毫發無傷地回到你的身邊。

我們快回去吧,那譚誠已被困住好幾個時辰了,我怕拖久了,他失去了耐心,做出什麼傻事。”

劉伯溫也同意我的說法,和我一起快速回到了小破廟前。

雙方仍然對峙著,譚誠也逃不了,劉伯溫的人也不敢貿然往裏麵闖。

劉伯溫對他手下人的說:“大家快閃開,讓胡老弟進去和那小土匪交涉。”

這時,還是有人提醒劉伯溫,懷疑我跟譚誠是一夥兒的。

劉伯溫擺了擺手,十分堅定地說道:“你們快讓開,我相信胡老弟。”

就這樣,眾人給我讓開一條路,我來到了小破廟的門前,門被從裏麵閂著。

我敲了敲門,喊道:

“裏麵可是譚誠譚老弟?

在下姓胡名碩,濠州人氏,因路過此地,見你挾持了劉大人的公子,但你也被困在裏麵。

你們雙方都這麼僵持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我想當個和事佬,想跟你談幾句,可以放我進來嗎?”

半晌,裏麵才回話,“你少蒙我,誰不知道你和那姓劉的是一夥的。你讓那姓劉的去我父親墳頭上磕頭認錯,我就放了他兒子,我讓一步,這贖金就不用交了。”

我隔著門縫說道:

“劉大人到你父親墳頭上磕頭認錯不大現實,畢竟他是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