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當頭棒喝(1 / 2)

說到這裏,我故意停頓了一下,看了看劉伯溫的反應。

他當時的表情十分複雜,象是有些憤怒,又象是有些悲傷,還透露出一種心灰意冷的感覺。

我知道,我這話起作用了。

我繼續趁熱打鐵道:

“劉大人,劉大哥,我勸你一句,別再執迷不悟了。

順應曆史發展的潮流吧,給自己的才能一個充分發揮的機會吧,別在一棵樹上吊死了。

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蒙古人的統治堅持不了二十年。”

“噹”的一聲,劉伯溫手中的寶劍掉在了地上,我意識到,他徹底被我這番言論說動了。

雨不大,但還在下。

劉伯溫佇在原地,半晌沒有作聲。

我也沒有開口,我覺得應該給他一個充分考慮的機會,讓他想清楚,隻要他想清楚了,他會主動開口跟我說的。

氣氛似乎是凝固了,隻聽到小雨的聲音,我們彼此的呼吸聲似乎都被掩蓋了。

約過了一刻鍾,劉伯溫終於開口了,“胡老弟啊,你說得對!”

就這麼一句話,後麵沒話了。不知道是真的沒話了,還是他還有所保留。

但我可以肯定,他被我說動了。

首先,稱呼改了。不叫我胡兄了,叫我胡老弟。

畢竟他比我大了十多歲,他才是兄,我隻能是弟,他叫我一聲老弟,說明他沒把我當外人了。

這其次,他說我說得對。

你要知道劉伯溫是什麼人啊,他可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與諸葛亮齊名的人物啊!

他能夠親口承認我說得對,說明他真是把我的話給聽進去了。

既然他開口了,我也得開口。

讀書人都好麵子嘛,總不能讓他老在這裏檢討自己以前的過錯吧,我得給他找台階下呀。

我說道:“劉大哥,請允許我叫你一聲大哥,我覺得這樣親切一些。如果叫你劉大人,反而有一種疏遠的感覺。”

劉伯溫連忙接口道:“是,是,是。你說得對,你要不嫌棄,以後咱倆就以兄弟相稱,你叫我一聲劉大哥,我叫你一聲胡老弟。”

我見劉伯溫願意與我稱兄道弟,那就好辦了。

我接著說道:“劉大哥啊!現在是為未來作謀劃的時候了,不光是為了你自己,也是為了咱大漢民族。沒必要再為蒙古人賣命了,更沒必要為了蒙古人的利益犧牲了自己的兒子啊!”

劉伯溫沒有答話,隻是“嗯”了一聲。

我接著說道:

“你說說譚誠這小子,不滿二十歲,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

自己的父親被別人殺了,他敢隻身涉險,為父親報仇。

且不論這事誰是誰非,你不覺得他的身上有一股與眾不同的氣息嗎?

你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的父親被別人殺了,你會不會做出一些衝動的舉動?

況且他現在也隻是挾持了你的兒子,並沒有釀成什麼惡果。

我覺得你們都各讓一步,該和解就和解吧!

殊不知,我們漢人之間這般內鬥,正是蒙古人想看到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