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破廟劫案(2 / 2)

聽他這麼說,我知道他是認可我們了,不會再把我們當成敵人了。

於是,我便問他道:“劉大人,這廟中究竟是什麼情況?這劫持你兒子之人,又究竟是何人?”

劉伯溫道:“這說來話長,我簡單點給你們講講吧!”

接著就給我們講起了這事兒的原委。

原來,這廟中之人姓譚名誠,還不到二十歲。

他父親原是個雕刻匠,靠替別人刻印章、刻印書的模板謀生。因為他們家是祖傳的這門手藝,因此他父親在青田縣這一帶還算是小有名氣。

也就是前些年,這方國珍在浙江這一帶起事,徐壽輝一路攻下了杭州,不少人就不安分了起來。

這其中就包括譚誠的父親,竟然夥同幾個土匪,幹起了偷印至正銀鈔的勾當。

自前年杭州被徐壽輝攻克後,劉伯溫便回到了青田縣老家。

不久,朝廷下達詔書,任命他為江浙省元帥府都事,主要任務就是緝拿浙江這一帶的土匪。

雖然朝廷沒給劉伯溫派一兵一卒,但他還是按照朝廷的指令辦事,帶著家人、族人組建了一支武裝,專門在家鄉這一帶緝拿盜匪。

這譚誠的父親就在今年上半年被劉伯溫抓住砍頭了,但他們偽造至正銀鈔的雕刻模板並沒有繳獲,據說就在這譚誠手中。

於是,劉伯溫繼續緝拿這譚誠。

沒想到這小子真是膽大,竟然自己找上門來了,劫持了劉伯溫的兒子。

劉伯溫也明確地告訴這小子了,隻要他放了自己的兒子,交出偽造銀鈔的雕刻模板,劉伯溫就當他是投案自首,從輕發落。

沒想到這小子還不依不饒了,要劉伯溫去他父親墳頭磕頭認錯,然後再支付一筆贖金,才肯放了劉伯溫的兒子。

劉伯溫覺得這小子真是異想天開。

聽了這話,我也大致明白了。我思考了片刻,認為這事還是和解了比較好。

其一,這劉伯溫日後是朱元璋麵前的大紅人,咱可得跟他搞好關係,如果今天能幫著他救出他的兒子,至少今天也算是和他交了個朋友。

這其二,那個叫譚誠的,出生雕刻世家,他父親都給雕刻出偽造銀鈔的模板,據說此模板還在他手中。

日後,我們要是得到了這個模板,大量印刷假銀鈔,一是不用為錢的事兒發愁了,二也是從經濟上給元朝統治者一個有力的打擊。

他們這些古人可能不懂得戰爭不僅要靠雙方兵對兵、將對將,血戰沙場,更打得的是後勤,是經濟實力。

從經濟上拖垮敵人,比攻下敵人的城池要輕鬆得多,也可以讓更多的無辜百姓免受戰爭的創傷。

我心裏立即打定了和解此事的主意,但問題是怎麼才能讓雙方和解。

我分析了一下,當下造成雙方這種對峙局麵的原因,是都過分地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對方。雙方提出的要求,都是讓另一方不可能接受的。

先拿譚誠來說吧,他要求劉伯溫到他父親的墳頭磕頭認錯,還要支付大筆贖金。

這劉伯溫怎麼可能就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