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島夷誌》副本(2 / 2)

我們一看,這宋老爺子也真不把我們當外人,有十來個菜,還有一壇子酒。而且用現在的說法就是那菜大部分都是“硬菜”。

中間最大的一個土缽是一缽燉雞,雞肉都是黑色的,很象是烏雞。

但據這宋老爺子講,這可是德化縣最著名的特產——德化黑雞。

這德化黑雞毛、皮、肉、內髒均為黑色,且肉質細嫩、清香甘潤,味道鮮美,含有極高滋補藥用價值,素有“滋補勝甲魚,養傷賽白鴿,美容如珍珠”之稱。

另外還有米粉肉、赤水煎粿、糯米腸、燒肉餅、過饑草湯等幾道當地特色菜。

不得不提的就是那壇子酒,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藥酒,據說是用了些名貴的中藥材泡製而成,很補。

反正我嚐了幾口,感覺就是八個字,“酒質醇和、藥香濃鬱”。

雖然,我們總共隻有五男三女八個人,但這一桌好菜好酒,最終是被我們一掃而光。

由此可見,宋老爺子安排的這桌飯食標準還是相當高的。

席間,我們就下一步的計劃進行了充分的交換意見。

我們最的初的打算是在德化縣拿到《島夷誌》後,直接向東,直奔興化路,在那裏乘船從海上取道北上,然後入長江到蘇州。

但宋正汝建議我們不要去興化路乘船,讓我們取道東北,經永福縣(今福建省永泰縣),到福州去乘船。

至於為什麼讓我們去福州才改走水路,而不是在興化路改走水路。宋正汝給出了兩大理由:

第一,如果泉州那邊圍偰府的元兵察覺出偰玉立的女兒外逃,雖然未必會大肆搜捕,但至少會裝模作樣地假裝追捕一下,不然給上級交不了差。

但這些圍府的元兵正是從興化路而來,我們反而去興化路,有點自投羅網的味道。

雖然我們剛好被抓住的概率很低,但還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因此,去福州還是穩妥一點兒。

第二,現在是七月的天氣,海上容易遭遇台風。

這個時節走水路不一定就比走陸路快,有時碰上連日降雨和台風,船就得一直停在港口避風。

我們直接去福州,如果天氣不好,可以走陸路繼續北上經杭州到達蘇州。

經過再三的斟酌,我們認為宋正汝分析得還是有相當道理的。於是,我們得做好走陸路回蘇州的心理準備。

另外,走陸路的話,我們騎馬可得備些雨具,鬥笠、蓑衣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那三個小丫頭是坐在馬車裏,我們四個大男人,三個騎馬、一個趕馬車,肯定得需要這些東西。

於是,我們向宋正汝打聽這附近哪裏購置這些雨具方便一些,宋正汝說他立即去置辦。

酒足飯飽之後,雨還沒停,但下得小了些,宋正汝立即出門給我們置辦雨具。我們給錢,他也不要。

很快,東西就置辦回來了,還給我們買了一大包吃食,還有幾件男子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