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沂南新區開發(1 / 2)

王清華就是想不明白,廖天明一個市委書記哪兒有那麼多的時間,整天跟那些文字較勁。按說邵紅雲的稿子已經寫的相當不錯了,可是到了廖天明那裏還是逃脫不掉被槍斃的命運。自從王清華來到Y市以來,還沒有見過邵紅雲眉宇間的疙瘩舒展開過。這是兩個“秀才”一場拉鋸戰,可惜的是在官場杠杆作用下,正常較量是不會有任何的懸念,隻能有以一方的受盡折磨而告終。

跟邵紅雲說了兩句話,王清華以為邵紅雲會跟自己進辦公室,跟自己吐吐苦水,走到門口,邵紅雲還是停住了,站在那裏道:“王書記,我就不進去了,你忙吧。”王清華隻好道:“好、好、好,你多辛苦辛苦。當然,也是向廖書記學習的一個機會。”邵紅雲又是一個苦笑,道:“對對對,學習,向廖書記學習,應該向廖書記學習。”

王清華忽然想起鈔雲已經到市委辦上班了,不知道工作怎麼樣。邵紅雲可是鈔雲的頂頭上司,雖然有自己在這裏,邵紅雲肯定不會為難鈔雲,但連個招呼也不打,總有些說不去,就問了一句:“邵主任,鈔爽那孩子怎麼樣呢?”

邵紅雲的臉上馬上活泛了一些道:“好,好,好,這孩子是把好手,材料寫的相當不錯,還寫的一手好字,現在能寫出這麼漂亮的一手好字的年輕人可不多見了。”聽邵紅雲誇獎鈔雲,王清華的臉上也覺得有光彩,畢竟是自己介紹來的人,可是也不便告訴鈔雲是馬長河的表弟這件事,就笑道:“邵主任以後還要對他進行嚴格要求,該說就說,該罵就罵,不要太慣著他了,容易讓年輕人驕傲哩。”

兩個人又圍繞鈔雲說了幾句閑話,邵紅雲就告辭而去。

王清華剛來的時候,還感覺邵紅雲整天一副精神煥發的樣子,雖然文章也經常被廖天明槍斃,卻沒有這麼禿廢。現在看著邵紅雲的背影,似乎這位隻有四十來歲,事業正當年的市委辦公室主任一下子蒼老了十來歲,脊背都有些駝了,走起來路來,兩邊的肩膀也失去了平衡,應該是整天伏案辛苦留下的印記。

回到辦公室,王清華坐在沙發裏又把剛才廖天明給自己說的話回憶了一遍,特別是廖天明說到四通財務總監尉夢生在監獄中自殺的時候,王清華感覺廖天明的神情似乎非常的輕鬆,輕鬆的幾乎有些飄飄然了。廖天明雖然掩飾的非常好,但就算是言語和身體都掩飾起來了,眼睛發出的光芒還是無法掩飾。廖天明已經將近六十歲了,眼睛中不會放出什麼流光溢彩,可是剛才王清華分明從廖天明的目光中撲捉到一些如孩子般的興奮和喜悅。

不用問,這裏麵肯定有事,說不定會跟萬重山有關,要不然廖天明不會那麼的高興。而且那種高興,明顯就是幸災樂禍。難道萬重山會因為四通公司的事情,徹底的垮台?這也是很難說的事情。

官場就是官場,不能用常規的邏輯去推理,更不能想當然,有時候往往看著一件事情已成定局,想著不遠的將來就要發生,可等來等去,事情終究沒有發生,而且如從來沒有醞釀過一樣,就這樣憑空消失了。

這些事情都很讓人費腦筋的事情,不過一想起晚上就要赴鈔爽的家庭晚宴了,王清華又興奮了起來,想坐下來看看報紙,也看不進去,就隻翻著報紙用眼睛溜一邊標題和題目。當然還是先從Y市日報看起。Y市日報雖然枯燥、乏味,且質量低劣,卻是一個市委領導必看的喉舌報紙。

前段時間萬重山和莫傑領著沂南市市長程方往省城跑了幾趟,準備將沂南市西郊的土地開發成房地產,卻因為沈建業的四通公司的癱瘓,而沒有一個具有實力的公司能承擔如此大的項目,隻好到省城聯絡開發商。所以這段時間的報紙上,總有大篇幅關於沂南西郊規劃的內容。

按照市政府的意思,準備將沂南西郊作為沂南經濟新的增長點,開發成連片的居民區,占地麵積4000餘畝,總投資大概需要五十個億,建成之後,將成為整個沂南市最大的居民區。如此浩大的工程,Y市肯定沒有意見企業能夠承擔的起來。就算是沈建業的四通公司沒有癱瘓,如果沒有政府的幫扶也不可能一口吞下。

不過據王清華所知,沂南西郊的開發,並不像報紙上宣傳的那樣,前景一片大好。當初準備開發沂南西郊的時候,開了幾次市委常委會,當時王清華還沒有到Y市上任,並沒有參與,但是王清華聽下麵的人在菊園閑聊的時候說:西郊開發雖有利可圖,但是要搞好這個開發項目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回事,居民拆遷就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