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菊園故事(2 / 2)

這倒是王清華頭一次聽說,就奇怪地問道:“這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菊花染上了什麼傳染病?”

廉根奇道:“起初大家也是這麼認為的,請來各路花木專家進行會診,直到把首都的專家都請來了,也是無能為力,找不到任何的症結所在。這一下就亂套了,民間就開始傳說是楊峰的冤魂在作祟,下一步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動靜呢。其實不止是民間,就是市委也有人開始相信了這種說法,開始悄悄地去楊峰的墳上祭拜,以避免惹禍上身。此事傳到張檢之耳朵裏,張檢之馬上大發雷霆,說黨政幹部竟然開始搞迷信,簡直是信仰危機,也不能明著阻止,就讓人暗地裏監督,一旦發現有人去楊峰墳上祭拜,馬上勒令紀檢委找該人談話。你也知道現在的幹部……”

廉根奇說到這裏突然停了下來,看著王清華的眼色。王清華往一邊走,一邊含糊道:“你說吧。”也不說讓廉根奇說什麼,其實也知道廉根奇要說什麼。

廉根奇自然會意,膽子就大起來了道:“現在的幹部幾乎沒有一個是幹淨的,隻要跟長字沾個邊,屁股上肯定吊著屎,紀檢委一查一個準。有些進行了誡勉談話,當然誡勉談話的內容不會是祭拜楊峰的事情,有些做了黨內處分,有些免了職。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市裏刮起了廉政風。市委變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見麵都不大說話了,隻用眼睛看看對方,就算是打了招呼。”

廉根奇說的神神叨叨的,未免有些誇張,王清華忍不住有些可笑道:“你說的這不成了道路以目了嗎?”

廉根奇馬上接過王清華的話道:“王書記就是有水平,出口成章。其實就是道路以目。後來這事不知道怎麼就讓省委領導知道了,過了一段時間,就把張檢之調到省委任秘書長去了。大家都說張檢之鬧了一處鬧劇,反倒升了。讓我說,省委秘書長雖然是副省級,級別是升了,但是張檢之也沒有什麼權力了,等於明升暗降。省委的處理辦法,還是非常妥當的。”

王清華也不想知道張檢之是明升暗降了,還是明降暗升了,隻問廉根奇:“那些菊花後來怎麼樣了呢?”

廉根奇一下子來了精神道:“現在這些事兒也怪,請來首都的苗木專家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後來竟然被一個老農民給解決了。那位老農民是進城看兒子的,見滿街都是東倒西歪的菊花,可能是處於農民種地的職業習慣,也可能本來這位老農就愛花,就湊過去看了兩眼,又舞弄了半天,嘟囔了一句話神經病,轉身就走。可巧這時候,市委一個領導剛好路過,聽了老農的話,就把老農叫住了,問了老農半天,才恍然大悟,原來Y市的土質和氣候根本就不適合栽植菊花,大量從別的地方移植過來的菊花,剛開始還有在別的地方儲存的養分,過一段時間,養分完了,菊花自然就開始幹枯了。”

王清華好奇地問:“那位老農是怎麼看出來的?”

廉根奇道:“土的顏色不一樣嗎。再就是老農還有一門獨門絕技,用嘴嚐一嚐土,就知道土是不是本地的土,適合種植什麼作物。”

王清華也覺得這位老農的確了不起,哦哦哦地應了兩聲。

廉根奇接著道:“民間本來就對把菊花定為市花有意見,老農的話一傳到民間,引起的反響就特別的強烈。一夜之間,滿大街的菊花都被紮了個稀巴爛。張檢之書記當時已經走了,調來的新書記自然不會過問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當然也不願意再選什麼市花了。張檢之雖然調走了,卻還是省委秘書長,也不便把菊園的牌子摘掉。新書記也隻能吩咐市政辦的人,把市委院裏的那些烏七八糟的菊花搬走,重新擺上了鮮豔奪目的玫瑰花,菊園自然也種上了玫瑰花。這事本來到這兒也就該結束了,可是並沒有完。關鍵問題是老百姓對玫瑰情有獨鍾,平白無故不讓種玫瑰花了,情緒自然就非常大,也無處泄憤,最後就把目標對準了那些專家,還編了個順口溜損那些專家:國家花錢養專家,辦公室裏把財發,Y市滿街飛菊花,專家如同大呆瓜,幸有老農不自大,張嘴嚐出土渣渣……後麵還很長,我記性不好,都記不得了,反正話說的很難聽,把那些專家罵的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