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維·李的方法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計劃性,要分清輕重緩急,然後全力以赴地行動,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一生中隻能做一件事。排除極個別天才人物,絕大多數成功者都是致力於一件事情,數十年如一日地做,做好了,追求更好。因為萬事艱難,而人的能力與時間又極為有限,貪多往往一事無成。所以,最好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麵做,一次做好一件事情。
某家醫藥公司的總經理在剛上任的頭幾年,他就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研究工作上,考慮發展方向,製訂研究計劃,搜羅研究人才。這家公司原先從來不曾在研究領域占有過優勢,就是跟在別人後麵也常常感到非常吃力。這位總經理雖然不是一位科學家,但他明確地意識到公司決不能再花5年時間去做別人5年前就已經在做的事了。公司必須要有自己的發展方向,要開發自己的產品。就這樣,他花了5年時間,終於在兩個重要領域使公司處於了世界領先的地位。
如果一個人想要集中精力於當急的要務,就得排除次要事務的牽絆,此時需要有說:“不”的勇氣。
特別是在職場中,學會說:“不”是辦公室政治中的重要策略。這關係到你是否做得順心如意。然而有些人幾乎是到了鞠躬盡瘁的地步。主管交給他的任務,他從來不打馬虎眼,要求他額外超時加班,他也毫無怨言,同事拜托他的事,不管是不是他分內的職責,他總是不忍拒絕。其實,他早已忙得分身乏術,焦頭爛額,但他還是強打精神說:“沒事!沒事!”沒有人知道他累得半死,但是,他就是不願開口對人說:“不!”
大多數時候,我們礙於情麵而不敢說:“不”,或者因為不好意思說:“不”,結果很多原本明明不該是自己的事,統統落在自己頭上。要不就是所做的事大大超過自己的能力負荷,讓自己麵臨崩潰的邊緣。而自己的重要之事卻被迫拖延,久之,也會給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因為任何一位老板都不會欣賞隻喜歡幫人做瑣事的,而不注重做事要領的“老好人”。
柯維先生在書中舉過一個例子:
他在一所規模很大的大學任師生關係部主任時,曾聘用一位極有才華又獨立自主的撰稿員。有一天,柯維有件急事想拜托他。
他說:“你要我做什麼都可以,不過請先了解目前的狀況。”
他指著牆壁上的工作計劃表,顯示超過20個計劃正在進行,這都是我倆早已談妥的。
然後他說:“這件事急事至少占去幾天時間,你希望我放下或取消哪個計劃來空出時間?”
他的工作效率一流,這也是為什麼一有急事柯維會找上他。但柯維無法要求他放下手邊的工作,因為比較起來,正在進行的計劃更為重要,柯維隻有另請高明了。
要事第一的習慣如此重要,如果你要自己成為工作中的高效能人士,那就要切記:
隻有養成做要事的習慣,對最具價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時間,工作中的重要的事才不會被無限期地拖延。這樣,工作對你來說就不會是一場無止境、永遠也贏不了的賽跑,而是可以帶來豐厚收益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