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重要的事先做(1 / 2)

因為人們要做的事情很多,而時間又極為有限,所以一定要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在此,要堅持的原則就是:重要的事情先做。曾有一位傑出的時間管理專家做了這麼一個試驗:這位專家拿出了一個1加侖的闊口瓶放在桌上。隨後,他取出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把它們一塊塊地放進瓶子裏,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為止。他問:“瓶子滿了嗎?”所有的學生應道:“滿了。”他反問:“真的?”說著他從桌下取出一桶礫石,倒了一些進去,並敲擊玻璃壁使礫石填滿石塊間的間隙。“現在瓶子滿了嗎?”這一次學生有些明白了,“可能還沒有。”一位學生低聲應道。“很好!”他伸手從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進玻璃瓶。沙子填滿了石塊的所有間隙。他又一次問學生:“瓶子滿了嗎?”“沒滿!”學生們大聲說。然後專家拿過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麵與瓶口齊平。他望著學生:“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一個學生舉手發言:“它告訴我們:無論你的時間表多麼緊湊,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勁,你還可以幹更多的事!”“不,那還不是它真正的寓意所在”,專家說,“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塊放進瓶子裏,那麼你就再也無法把它們放進去了。”

其實,“大石塊”就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它喻指的就是我們人生和工作中的重要之事,隻有明智地選擇先將“大石塊”解決掉,那將利於你高效地工作和做事。

對待日常工作,一定要注意區分輕、重、緩、急,集中力量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每天完成一大堆既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情以自慰。員工裏爾就曾為此付出代價。

這天,老板讓裏爾準備好明天與某公司董事長會談的資料,並擬寫一份會談提綱。然而接下來的時間裏,裏爾卻忙於完成另外的幾件事:寄出幾封信,發出幾份傳真,接待一個沒有預約的會談,打幾個無關緊要的電話,給老板的一位朋友買了束鮮花,為他賀喜。終於把一切安排妥當,此時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晚點走吧,又三番兩次被一個個無關緊要的電話打擾,於是他決定回家加班。吃過飯,他又忍不住要看一場球賽,看完後已是晚上11點,於是提筆擬寫提綱。結果,匆促準備,難免出錯。在會談的過程中,幸好老板經驗豐富,這場會談倒進行得還順利。但事後,裏爾受到了嚴厲的批評。

事實也是如此,在你往前奔跑時,你不可以對路邊的螞蟻、水邊的青蛙太在意,當然毒蛇攔路除外。但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礙才行動,那就什麼也做不成。一個人如果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他就不會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理查斯·舒瓦晉,為自己和公司效率低而十分憂慮,就去找效率專家艾維·李尋求幫助,希望李能賣給他一套思維,告訴他如何在短短的時間裏完成更多的工作。

艾維·李說:“好!我10分鍾就可以教你一套至少提高效率50%的方法。”

“把你明天必須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記下來,按重要程度編上號碼。最重要的排在首位,依次類推。早上一上班,馬上從第一項工作做起,一直做到完成為止。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對待第二項工作、第三項工作……直到你下班為止。即使你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完成了第一項工作,也沒關係。隻要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就堅持做下去。每一天都要這樣做。你對這種方法的價值深信不疑之後,叫你公司的人也這樣做。”

“這套方法你願意試多久就試多久,然後給我寄張支票,你認為值多少就給我多少。”

舒瓦普認為這個思維很有用,不久就填了一張25000美元的支票給艾維·李。舒瓦普後來堅持使用艾維·李教給他的那套方法,5年後,伯利恒鋼鐵公司從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成為最大的不需要外援的鋼鐵生產企業。舒瓦普常對朋友說:“要事第一,與各種所謂高深複雜的辦法相比,是我學到的最簡單最得益的一種,我和整個班子堅持揀最重要的事情先做。我認為這是我的公司多年來最有價值的一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