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存錢習慣
拿破侖·希爾說:存錢對於所有的人而言,都是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但是那些未存錢的人最關心的是:“我應該如何去存錢呢?”
存錢是一種很奇怪的習慣問題。人的個性是經由自己的習慣來塑造的,這觀點一點也不假。任何習慣都是在重複幾次後形成的。所以,我們日常習慣的推動力量也就由人的意識主宰了。
一旦某一種習慣在腦中形成後,它就會自動地讓人采取行動。例如,如果你每天上班都走同一個路線,那麼不久後,已成為習慣的意識就會自然引導你走上這條路的。有意思的是,即便你在出發前就打算要走另一個方向,但假如你不刻意地提醒自己,你會發現,不知什麼時候,你又回到了原來的路線上了。
養成儲蓄的習慣並不限製你賺錢的才能。而是相反,——這項法則被你應用後,不僅你賺的錢都很好地存起來,而且會給你提供更廣泛的機會,你的觀察力、自信心、想象力也會因此而大增。
二債務使人變成奴隸
債務被人們稱為無情的主人。
貧窮的力量足以將自信心、進取心和希望毀滅,如果再加上一個債務,那麼,任何人都將生活在一片昏暗的天空下。
身上有債的人,很難將事情處理的很完美,也很難得到人們的尊重,因而,許多生命中的遠大目標也就無從實現了。
拿破侖·希爾有位月收入為10000美元的朋友,他的妻子喜歡社交活動,經常冒充收入20000美元的家庭,結果,他們每月不得不透支8000美元。他的孩子也將“花錢的習慣”從他們母親那繼承過來。現在,孩子該上大學了,但是由於家庭的債務很重,讀大學已成為希望不大的事,所以,子女與父親的爭吵也就不在話下了,整個家庭都處於一種激烈的內戰狀態。
許多年輕人在走進婚姻的殿堂前就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並且,他們對怎樣解除它沒有充分的考慮。當新婚的甜蜜感消失後,夫妻二人就會受到物質貧乏的衝擊,這種感覺不斷增大,最常見的結果是二人隻好分手。
背負一身債務的人,肯定不會有一份好心情致力於他的理想和誌願,結果是隨著時間的消逝,在意識中開始產生了對自己種種限製的思想,使自己被恐懼和懷疑的高牆所困住,永遠也難以破牆而出。
“仔細想想,你的家人和你是否欠他人東西,然後,決心將所有欠的東西都還清。”這是一條非常誠懇的建議。許多人就有這樣的經曆,很多很棒的機會就因為債務而白白地溜走了。
很少有被債務纏身的人能清醒地麵對自己的現實,從債務堆中清醒過來,那些債務就如同泥漿一般,讓受害者一步步地陷入沼澤。
三儲蓄能防患於未然
如果一個人要想改變負債的狀況,又要擺脫對貧窮的恐懼,那麼他應該如此:一把借錢購物的習慣改掉;二把所有的債務都還清。
在解除了債務的後顧之憂後,你的意識習慣就會得到改變,你就會逐步走上成功之路。要讓你把固定收入按比例存到銀行,哪怕是每天隻存一元錢,貴在堅持每一天。不久後,你將體會到儲蓄的樂趣。
假如習慣是建立在一個已熟悉的模式之上,那麼最初的習慣必須停止。“花錢”的習慣必須用“儲蓄”的習慣代替,才能爭取財政上的獨立自主。
僅僅中止一種不良習慣還是不行的,因為你不知道它還會在什麼時候出現,除非它們在你的思想意識中徹底消除。
假如你一直渴望在經濟方麵獲得自主權,而貧窮感也被你克服,並且用儲蓄的習慣取代了它,那麼積累起一大筆財富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這條真理可以稱之為“冷酷”:“一個人在物欲橫流的世界裏,就如一粒隨時都可能被風吹走的沙子。除了他能夠躲在金錢後。”
對天才而言,他的天分可以給他提供許多機會。但事實上,如果沒有錢幫助他展現天賦,恐怕所謂的天才隻是一個空洞的稱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