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可改進並全力改進”,就會成為卓越的領導人。
希爾就讀一所鄉村小學八年級時,一個老師和40個學生擠在一間磚砌的教室內。每年學校來了新老師(尤其是女老師)都是引人注目的大事。七八年級的學生更會領頭捉弄老師。
有一年實在太過分了,平均每天有10多起鬧劇,紙彈與飛機滿天飛舞。後來甚至把老師鎖在教室裏一連幾個小時。
當然這些並不是惡意的,他們並不想故意傷害誰,隻是活潑好動,有鄉下生活所需的用不完的活力,需找地方來發泄。
新老師卻注意到引導學生的精力向另一方麵發展。她尤其尊重他們的“個人榮譽”與“自尊自愛”,鼓勵大家獨立自主。每個學生都有任務,像“擦黑板”、“掃衛生”或幫低年級學生複習功課。這種創造性的辦法使學生們有地方發泄過多的精力,也不再亂鬧了。
為什麼學生們會有如此的轉變呢?因為領導者不同。第一位老師不關心學生進步沒有鼓勵他們;她無法控製自己的脾氣,不喜歡教書,同學們也就不喜歡讀書。
第二位老師則定出了許多積極的標準。她真心喜歡學生們,常鼓勵他們,希望他們成才。也正由於她做事有條有理,才控製了學校的秩序。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學生們都會調動自己來配合老師的要求。
這種情形在社會中也發生過。二戰時,軍事主管連續出現輕浮、馬虎的事件,以致軍隊無法無天。第一流的軍團應由第一流的軍官來領導,因為隻有他們才能創造出嚴格的紀律、公正而又得體的軍紀。
在商界同樣也可以隨時隨地看到員工模仿老板的一言一行。你仔細觀察某位員工,會發現他們的習慣、舉動、對公司的態度以及倫理道德觀念,都與老板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處。
每年都有公司改組調整,這些公司該如何辦呢?應撤換一批高級主管。各種組織隻有實行由上而下而非由下而上的改組才有效。因為一旦高級人員改變想法,就必然會改變基層人員的態度。
請記住,當你領導一個團體時,團體成員會自動調整自己去配合你的新標準。這種情況最初幾周效果最顯著。這時他們最關心的事是觀察你如何辦事,了解你的一舉一動的意圖。並考慮這種行為帶給他的好處以及他應如何來應付。
他們一旦知道了便會采取利於他們的行動。
請你用要求部屬的標準來指導自己的行動與生活,這樣他們自然會跟你去做。一段時間後下屬會成為你的翻版,當然最簡單的方法是你這個母版值得“拷貝”。
4)領導原則:抽出點時間和自己談談,這有益於思考。
我們都認為領導人很忙,當然他們真的很忙。但我們忽略了一點,就是他們往往花很多時間來單獨思考。
看看那些偉大宗教領袖的生平,就知道他們每人都花了許多時間來獨處深思。摩西常獨居,耶酥也是如此,其他人諸如釋迦牟尼、穆罕默德等等,幾乎每個傑出領袖都花費很多時間去摒除世俗幹擾、獨居冥想。
在政治上能呼風喚雨的人無論善惡都由獨居中獲得極其罕見的洞察力。若羅斯福小時未患小兒麻痹症,就不會有獨居養病,可能也不會有他以後卓越的領導才能;杜魯門曾在密蘇裏山農場內度過了漫長的單獨時光。他們都在獨居中發展了自己的領導能力。
當然這種獨居思考你也可以做到,可該怎麼做呢?
拿破侖·希爾在給受培訓的學生上課時要求他們每天把自己關在臥室裏一小時,堅持兩個禮拜再看結果如何。
兩禮拜後,幾乎每個學員都獲得了收益。其中有一個甚至說,在這之前他差點和一位公司主管絕交,但經過思考後他已找到問題和解決它的辦法了。其他學生所涉及的問題也大多涉及工作、婚姻、住房、教育等。
每個人都熱烈地說,他們比以前進步了。獨處時所做的思考和決定絕對是對的,“濃霧一旦消失,真相便水落石出”,因而得到了正確的選擇。
“合理情況”下的獨處是值得我們采用的。現在就開始每天撥出一點時間(至少30分鍾)來靜靜思索。不論在早晨或是晚上隻要沒幹擾就行了。
一旦選定後就可以用直接思考或間接思考來解決問題,直接思考時,可分析一下問題和原因構成;當間接思考時,讓頭腦自己去想就行啦!
領導階層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思考,成功的最佳之路也是思考。所以花點時間來單獨思考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