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我對紅木箱棺所藏之所的判斷,完全是依照船主轉述李正國的說法。按照他的說辭,蠻國的人懼怕已自刎的巫王報複他們,所以在河道中挖了一個萬屍坑,將巫王以及巫王的所有追隨者全數埋了進去,隨後在坑上修建了一條人工運河。
但是在粗略翻看了李正國的筆記之後,我發現船主的轉述有著重大的疏漏。
船主對李正國的記憶,依舊停留在三年前,那是李正國第一次發現蠻國的存在,那時的資料還不完善,李正國是在僅有的證據下做出的盲目推斷。但是一年之後,他的研究已經趨於完整,關於巫王埋屍的記載,也有了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說法。
蠻國畢竟是依靠著崇山峻嶺的環繞才能延續下來的國家,與外界其他大國比較起來,實力根本不在一個量級。隨著蠻國巫王的突然駕崩,前代巫王的女兒繼任新一代巫王,國內勢力瞬間發生分裂動蕩。但是真正摧毀這個國家的,卻不是叛軍,而是趁此機會殺入蠻國的異國軍隊。
蠻國巫王擁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施展巫術呼風喚雨的同時,又通曉陰陽,可預言百年之事。這種力量早就被外界所覬覦,隻是缺乏一個搶奪的契機。
蠻國的分裂,成了異國軍隊入侵的正當理由。雖然蠻國士兵能夠依靠地利延緩異國軍隊的攻勢,但滅國在當時已成既定事實,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為了不讓巫王落入敵國手中,在蠻國權貴一派的操縱之下,戰爭的走向突然急轉彎。從保衛國家變成了殺死巫王,以保存蠻國最後的榮光。
當時年幼的巫王還沒能豐滿自己的羽翼,無奈之下與都城上萬侍從被逼著自刎而死。這之前的內容船主講述的雖然不詳細,但也八九不離十。但是再這之後卻有了偏差。
蠻國的權貴並沒有選擇挖萬人坑。而是為巫王建造了一個龐大的地下陵寢,並將隨她一同自刎的侍從全部安葬在了陵寢之內。之所以又在陵寢之上開鑿人工河道,完全是為了保護陵寢,斷絕敵國搶奪巫王屍體的野心。
也就是說,我們所要找的並非是萬人坑,而是一座地下墓穴。
如果是墓穴,那麼因為無法看清水下地貌,想要以風水定穴之法找到墓穴的位置,是不可能做到的。就算是樂樂這樣的風水流派大師,也一樣。
“我需要你的幫助。”我對船主再次說道:“種因結果。實話說,這條河會有今天這樣淒慘的景象,和你脫不了關係。”
“為什麼?”船主抬頭看著我,他還沒有理解我話中的意思。
我頓了一下,反問船主道:“你真的記不起兩年前發生的事情了?”
船主下意識的搖搖頭,也不知道有沒有把問題過了腦子。
“這條河開始變成現在這樣,正是兩年前。”我說道:“而且是因為你造成的那起事故。”
原本是旅遊勝地的這條串城河,這兩年越發變得冷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接連不斷有人被水鬼纏身,慘死與河中。
這些水鬼,都是被紅木箱棺所控製的。而紅木箱棺擇是因為兩年前墓穴意外破裂,導致它接觸水脈,最後演變成了現在這樣。
而導致墓穴裂口的意外,根據我的推斷。就是船主與分流島施工船相撞的那起事故,兩艘船沉入河中,正撞裂墓穴的天頂,這才有了今天的結果。
雖然我不怎麼喜歡佛教,但是佛家有句叫萬事皆因、因果循環,這句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是因為我嗎?”我不到船主在死前到底經曆了什麼,總之那段記憶他完全失去了,成為鬼魂的他恐怕也再也沒有機會想起來。
就在我以為指望不上他的時候,反倒見船主站了起來。整艘船又重新變回原來的樣子,不知道是因為阿雪道力失效,還是船主意念所致。
聽他問道:“需要我做什麼?”
“開船到這個位置。”
我見船主似乎有有了鬥誌,忙將樂樂新標記好的地點給船主過目。
船主反問我道:“這就是我死去的地方嗎?”
“八九不離十。”我並沒有隱瞞,實話實說。
地點並非按照天象五行推演,而是我讓樂樂根據新聞裏描述的沉船地點在河道圖上做的推斷。既然撞得是修建分流島的施工船,想必也應該是在分流島附近出的事故。回想起來,我們也是在分流島附近,遇上的大批水鬼,見到了紅木箱棺。
“抓穩。”
聽船主說了這麼一句,還不等我反應過來,他已經開動快艇,飛速往目標地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