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員工在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彙報時,最令人頭疼的事就是該什麼時候彙報,該如何彙報。掌握合適的彙報方式是每個員工所期待的。下麵我們來介紹五種常見的彙報方式:
(1)定期彙報
員工自己處理好的問題,如果不向上司報告,往往使上司不了解實情,做出錯誤的判斷,或是在會議上出洋相。這都須向上司彙報。當然,不少事情無須一一向上司報告。但是,原則上可稱之為“問題”、“事件”的事件,還是要向上司提出報告。報告的時機因其重要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很重要的事,必須即刻提出報告。至於次要的,或屬日常性事務,可以在一天的工作告終之時,提出扼要的報告。有些公司采取彙報的方式,每天有例行的短時間聚會,由員工向上司提出報告。這個方法值得仿效。有些公司印有工作報告表,每天由員工填寫,按時送交上司。沒有這種規定的公司,可以利用下班的前幾分鍾,向上司口頭報告當天的過程與結果。上司根據這些報告,能了解情況,也可以用它作為擬定計劃的參考。
(2)及時報告
鬆下幸之助先生這樣認為:一個人完成工作後是否馬上報告,不僅能看出他是否具備有始有終的責任觀念,更能看出他是否有不忽視小事的警覺能力。而“一個人如果完成困難的工作,卻不能做平凡的小事,這樣的人就不是真正能擔當大任的人,更不是企業的靈魂人物”。另外,對於壞消息更要及時報告,以便迅速處理解決。
(3)中途報告
如果一件任務完成得很順利或完成時間很短,就用不著中途報告,不過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就需要中途報告。完成一件任務需要很長時間,在解決途中就需要向上司進行中途報告,彙報工作的進展情況,以便上司對你的工作有所了解。有意外事故發生時,也需要提出中途報告,分析原因展示過程,並接受以後工作的指示。
(4)口頭彙報
內容比較簡單時,一般采用口頭報告的形式,上司急著要知道情況時,一般也采用口頭報告的方式。彼德·德魯克在他的《有效的管理者》一書中,把某些上司分為“讀者型”上司與“聽眾型”上司。“讀者型”上司喜歡看書麵報告,而“聽眾型”上司喜歡聽口頭報告,這樣即使問題較複雜,內容較多,如果你的上司屬“聽眾型”上司,你也應該進行口頭報告。口頭報告時應注意以下事項:與上司麵對麵交談,彙報工作,就給上司提供了可發問的機會。因此,下屬在彙報前對對方有可能提出的問題最好做好準備,這頗似研究生的論文答辯。任何上司都不喜歡漫無邊際、雜亂無章的彙報,所以彙報的下屬應盡量緊緊地抓住所要闡明的中心問題,以簡單明了、有條有理的語言,讓上司了解到問題的實質,而不必事無巨細,一概彙報,因為此後上司對什麼感興趣,他自會提問。彙報工作時盡量避免“大概”、“也許”、“可能”、“估計”等這類模糊概念的詞,要正確、準確、斬釘截鐵,不能猶猶豫豫、含含糊糊。彙報的問題要有順序,輕重緩急有所側重。一般原則是先講最重要的事情,然後再講次要的,先談結論,然後補充論據。口頭報告不僅讓上司了解你完成工作的情況,更為你提供了直接讓上司了解你自己的機會,彙報者應該高度重視。
(5)書麵報告
一般而言,內容較為複雜,或很重要,需要歸檔,或需轉遞報告時,都要采用書麵報告的形式。對於“讀者型”的上司,下屬更要采用書麵報告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