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她以為,他會知道(1 / 1)

梁胥衡突然一笑,然後睜開雙眼,“幹嘛看著我睡覺?”“看一下而已!我去洗臉了。”杜惜之理虧在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立刻走下床。梁胥衡卻抓住她的手,說:“你的衣服。”語畢。杜惜之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衣服,卻沒發現有什麼不妥。“哪裏有問題啊?”沒人回答她,因為梁胥衡已經去了浴室,留下沒睡醒的杜惜之在發呆。

兩人洗漱完畢又換回人前衣冠楚楚的模樣後,去了港式早餐店滿足某人想吃香港風味的要求。

“艇仔粥、雜燴麵、炸魚皮。”簡單的早餐,簡單的一天,卻因坐在旁邊的那個人,一切都變得不簡單了。

細白爽口的米粉,配上小雲吞、魚肉壓成條狀後經過油炸,然後切成一片片,加上脆口的麵片,添上幾粒彈牙的魚蛋和牛肉丸,這就是雜燴麵,吃得杜惜之大呼好吃的街頭美食。

吃完早餐後梁胥衡帶著杜惜之回母校——那個他們最初相遇的地方。

教學樓、操場都有很大的變化,唯獨民國時代建成的圖書館,依舊還是紅牆綠瓦的樣子。讀書時,他們都很喜歡到這裏來看書。杜惜之每次都會看文學類的小說,而梁胥衡則是喜歡看政治軍事類的,每次他們都不會借書。杜惜之是怕外公會責備她看這些他認為不入流的小說,而梁胥衡是回到家要幫媽媽幹活,怕弄髒書本。

因為各自的原因他們中午的休息時間都會坐在這裏看書,這裏就是他們最早相識的地方。杜惜之常常看書都會忘記時間,而梁胥衡常常都會在還書的時候,輕聲地對杜惜之說一句“師妹,就快上課了”,杜惜之這才會從小說的世界中醒過來。所以後來杜惜之就會自覺地坐在梁胥衡的旁邊,因為杜惜之知道,梁胥衡是個每次都會提醒她走的人。

“沒有哪個人會一直出現在你的生活裏。”這是繼梁胥衡的父親因病去世後,杜惜之不辭而別時對自己說了第二次的話。

“你當時去國外讀書為什麼不告訴我啊?”直到今天,他們一齊坐在圖書館外麵的石凳上,梁胥衡這才問出這句藏在他心中很久的話。

“有啊!我在書上告訴了你啊!”杜惜之很認真地說。

“怎麼可能?自從你生病請假直到老師說她轉去英國讀書,我都沒有見過你!你怎麼可能跟我說過!”梁胥衡不明白杜惜之的話。

杜惜之牽著梁胥衡的手腕,拉了梁胥衡進圖書館。

杜惜之在“埃及曆史”的書架上不停地找,直到她看到一本放在高處的《埃及曆史與政治》後,指著這本說:“在這本書上我告訴了你啦!”梁胥衡還是不明白她說什麼,於是就把這本書拿了下來,問:“在哪裏?”

杜惜之給了梁胥衡一個白眼,然後去辦理借書的地方借了鉛筆和橡皮擦,走到他們以前常常坐在的位置上。杜惜之翻開末頁,用鉛筆的尖端部分一隻掃,頭上的碎發遮住了她的半邊臉,臉上有細細的小絨毛,手中傳來沙沙的筆摩擦紙的聲音。

10年前,杜惜之就把她想說卻又來不及對他說的話隔著一張薄薄的紙在這本梁胥衡常常看的書的最後一頁寫下,這是梁胥衡教她的,她以為,他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