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無論在哪個城市,都可以是不適合你生存的地方,但也可以是適合你好好生活的地方,關鍵是看你怎麼去過。
我開始理解那句話,所謂命運,運,是強者的謙詞;命,是弱者的借口。
慶幸的是,我一步步地在接近自己想要的未來,沒有變成自己不喜歡的人。
我喜歡用“旅程”來形容一段經曆,這不僅僅因為我是個喜歡旅行的人,更是因為我覺得為那路途中驚喜的過程,用旅程來講再恰當不過。
想想那些這一路遇到的溫暖的人、事、物,以及他們為我打開的世界,相比於其他的成就和榮耀,更為重要和深遠得多。
有的人說,要用寫一本書的力氣去寫一篇文章,這樣才能體會寫一本書的漫長時光裏充滿奇跡、充滿發現的旅程感。
我想說,我是在用寫一篇文章的力氣去寫一本書,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段或辛酸或坎坷或糾結的往事;
每一篇文章都是不去計較成敗、不計得失、不計未來不回頭的姿態;
每一篇文章都是含著眼淚咬著牙齒忍住一切向前走的模樣。
這個過程一點也不容易。
把自己這些年真實的樣子,或醜陋,或悲觀,或暴躁,或自卑,和現實那個活潑、開朗、熱情的小太陽抽絲剝繭般地分離,自己也很痛。
但伴隨著痛的,是發現自己蛻變的欣喜。
一位朋友前不久26歲生日時寫下一段話:
“那一天我20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20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另一個朋友在下麵回複他:
“現在我也是26歲,我依然有好多希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海底自由自在的魚兒。我在過去的幾年裏,被生活的重錘擊倒了很多次,可是受傷了,自己舔好傷口;擊倒了,自己再爬起來。生活以為我會像老牛般越錘越安靜,可是我卻像獅子般,越錘越強大,越懂得反咬一口。
我比20歲時更加生猛。”
他說出了我想說的話。
是的,我一天比一天生猛。
當生活拿錘子掄向你的時候,隻要捶不死你,你就有機會掄回去。
我現在仍然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不分日夜,不知疲倦,滿臉笑容,渾身衝勁。
或許在你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不僅上海,北京、廣州也應該都有了Meal Salad,我很歡迎你帶著我的書,去我的店裏,坐上一會兒,拿你的故事,換一頓免費的沙拉。
因為它就是為有心勁兒的人開的。
當然,也許結局不是這麼美好,也沒有我想得這麼順暢,但我就是那麼篤定:
一切結局都是美好的,若不美好,那還不是結局。
重要的是,在最後的結局到來之前,你還需要有耐心,守得穩初心,等得到轉角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