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在生長方式上還有著很大的區別。城市孩子的家庭養育是“四二一”製,祖父子三代呈等比下降趨勢,家庭的撫愛代代累加濃縮。城市生活本來就相對比較優越,又加多位親人的關愛都濃縮於子代一人身上,這麼多的家庭愛護就顯得特別過剩了。在這貴族化的溺愛的培養條件下,孩子種種素質的缺陷就自然而然了。“小太陽”,“小皇帝”的大量湧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農村孩子的家庭撫養多是“-二四”製,當今的中國農村,許多中青年父母撫養的孩子大多在兩個以上,農村生活比較清貧,撫養如此多的孩子無法照顧周到。農村孩子從小就必須學會自立和生存,倍償生活的艱辛,許多孩子患有營養不良症,還得不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中奮爭著。
城市孩子雖然自理能力差,生存意識弱,但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能夠學到先進的現代文化;農村孩子雖然在生活,學習方麵給養不足,但生存意識強,二者各有利弊。把“小太陽”、“小皇帝”們早早引導進生活的荒野,給貧困的農村孩子多多的愛心和幫助,兩種類型的孩子融合成一體將是什麼情形呢?這種新型的中國孩子,雖然還達不到完美無瑕的程度,但決不遜於任何其他國家的孩子。
當今的中國,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隨著城市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化,兩種類型的孩子正在相互滲透融合,更具生命力的中國少年正在誕生,偉大的中華民族將重新崛起。
麵對日本人的宣言,我們應該無畏地向他們迎戰:到下個世紀,日本人將不是中華民族的競爭對手,下下個世紀也不是!
中國十二多億人口,其中九億是農村人口,人多土地有限,人均不到一畝半。生命孕育於太陽,人的生命也同樣要受太陽的哺育。但區區一畝半地一年又能接受多少陽光呢,區區一畝半的陽光又怎能滿足一個人的旺盛生命呢,極富創造性的人的生命又怎能象走獸一樣在區區一畝半的土地裏自然衰亡呢?兩億多農村剩餘勞動力被束縛在狹窄而貧瘠的土地上。他們旺盛的生命力就象受阻於岩層下的熾熱岩漿,在痛苦焦灼地等待著、擁動著,希望找到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改革開放的利劍刺穿了頑厚的岩層,這些擁動著的生命火山頓時爆發了!一時間,億萬的農村男孩女孩紛紛奔出家門,奔向全國各地,去開創新生活。上億條的生命在中國大地上奔流著,鐵路在生命的重壓下痛苦呻咽著。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更是彙集無數操著各地方言的打工者。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打工仔打工妹們,用雙手托起了騰飛的珠江三角洲,又推動了長三角等沿海城市的發展,創造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神話;正是這些勤勞強健的民工們使一條條鐵路公路蜿蜒伸展,使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使一架架橋梁淩江飛渡;正是這些勤勞智慧的打工者們吸引過來一筆筆外資、一批批外商,促使一片片投資區、工業區漸成規模;我們國家的紡織品、電子產品等商品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暢銷,正是因為我們擁有龐大而廉價的勞動力……
農村青年更深層的創造力也爆發出來了。他們運用勤勞、智慧和膽魄去經商、去辦廠,擺地攤開商店的個體戶充斥大街小巷,養豬專業戶蘋果專業戶遍地發芽,泥腿子拉起隊伍進城搞承包建大廈,溫州商人的足跡遍天下,蘇南、浙、閩的家庭企業更紅火,小小家門前提貨的車水馬龍……他們用辛勤和智慧創造出輝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