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勇敢的向老伴鄭重提出:即便女兒有點精神問題,她也不能讓她在精神病院裏受罪,她負責養著女兒,看著女兒,如果他不同意,她寧願獨自看護女兒。她的態度很堅決,意思很明確,如果他不同意她的意見,她寧願跟他離婚也要女兒。
老實人輕易不起性格,動起性子來也非常執拗。麵對黃愛玲的堅決態度,再加上常雨澤的懇求,徐鐸讓步了,徐虹很快被放出來。
徐虹從精神病院出來後,變得沉默寡言,索群寡居,她不再到處奔走堅持追查日記真像了,視乎她已經默認了。黃愛玲看到女兒的變化,心痛不已,她知道女兒這一生都很難再真正快樂起來,女兒受到的刺激和傷害太大了。
黃愛玲有點不再看好女兒女婿的婚姻,她內心認為兩人還是分手算了,這樣過下去女兒不會再開心起來。不管常雨澤表現得如何深情大度,徐虹都不會再如往日那樣無怨無悔的接納他。但是為了露露,她認為女兒做點犧牲還是值得的。
黃愛玲感覺仿佛老天爺故意折磨女兒似的,總是在他們小兩口剛剛安生一段時日,又會弄出一些不堪的事情來折磨女兒。即便兩人已經離婚了,這個惡魔卻如附骨之蛆,仍然把不幸加儲女兒的身上。
女兒消停下來了,女婿又開始發力了。常雨澤開始跟鄭衛華較量起來,從市紀委鬥到省紀委,從歸德鬥到北京,從黑道鬥到白道,鬥爭之激烈之複雜,聞所未聞。
黃愛玲堅信女兒是清白的,日記裏有關女兒的醜畫都是編造的,但是她同樣對鄭衛華深惡痛絕,如果他作風過硬,沒有做過肮髒事,別人就不會無端把他的風流醜事發到網上,也就不會連累她女兒,所以,她心裏非常希望政府能快點收拾掉這個壞官。
如果把女兒女婿的這一係列變故看作電視劇的話,不象是又臭又長乏味如白開水的國產劇,而更象是緊張激烈刺激充滿了懸疑的美國劇。
最終,劇本以正義戰勝邪惡收場。常雨澤請動中央級的大佬,在大會上痛斥鄭衛華之流貪贓枉法,禍國殃民,罪不可恕。鄭衛華一方的勢力徹底落敗,鄭衛華也叛逃國外避難,因他而起的日記門終於謝幕。
但是,黃愛玲想不到有關女兒女婿的電視劇並沒有劇終,還有續集,還是係列劇,第一季剛剛落幕,又開啟了第二季,情節同樣的緊張激烈刺激。
如果說第一季的大反派是鄭衛華的話,那麼第二季的大反派就是張鋒。黃愛玲非常鬱悶,象張鋒這樣卑微的小人物,怎麼可能介入女兒女婿的生活,而且掀起濤天巨浪呢?令她更加難以理解的是,女兒以前是堅決否認她跟鄭的關係,但是這次她爽快承認了。
黃愛玲認為女兒這樣做目的隻是想激怒常雨澤,惡心常雨澤。為此,她私下裏勸慰女兒,如果她不想跟常雨澤過下去的話,就幹脆跟他離婚算了,不要做出這樣傷人傷已的傻事。
徐虹卻說不是她想像的那樣,她跟張鋒是發生過一次關係,卻並沒有跟他姘居,除此之外她對他也沒有更深層次的感情,常雨澤聲稱她跟他多次通奸,甚至跟他同宿同居,目的就是想汙辱她的人格。但是,具體情況她卻不願意給媽媽詳述,她說她不想回憶那段痛苦曆史。
徐虹對婚姻已經絕望,她主動選擇離開歸德,主動選擇離婚。
他們小兩口已經達成離婚協議,誰也不單獨撫養露露,由雙方的父母共同撫養。這個結果雖然令人無比痛心,但是又無可奈何。痛苦的生活讓人無法回避,隻能默默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