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清年輕警官的臉,紀委書記增燕春頓時忐忑不安起來,這個警察不是別人,正是常雨澤!他什麼時候又攀上了王司令這條大腿,省軍區司令可是同省長級別的,並且軍方還有優越之處,有省軍區司令保他,今後再不能輕易動他了,甚至,增燕春有種預感,前天他還派人去北京“請”過他,常雨澤今天高調出現在會場,很可能要搞鬧出點事來,作為對紀委派人到北京“請”他的回應。

劉逢東也看到了常雨澤,隻慢悠悠的喝茶,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當他旁邊市人大的某領導驚訝問他常雨澤怎麼跟王司令走在一起時,劉逢東自嘲說這小子擔心公安這個牌子保不了他的安全,就又扯個軍隊的牌子出來,看似埋怨,實際上卻是得意加滿意。

秦書記見王司令進場,立即小跑著過來迎見王司令,他隻顧著跟王司令握手寒暄,倒是沒有注意司令身後的警衛們。孟市長卻發覺了身旁其他人的意常反應,一眼就認出了常雨澤,他本來就滿臉堆笑的胖臉上更是笑意濃得要滴下來,他心中暗笑,這個小常真是能折騰,竟然請動了軍區王司令,還帶來成排的衛兵,荷槍實彈的,看起來象要搞點事的樣子,隻是最好不要在慶典上搞,當著那麼多佳賓和觀眾的麵,搞得厲害了他們市領導都下不了台,不過轉眼一想,這出慶典大戲唱主角的並不是他,如果鬧出亂子,受損最大的也不是他,如此一想就坦然了。

王司令來到主席台,與其他嘉賓頷首示意後,身後的警衛打開公文包,呈上一封信,王王司令在萬眾注目之下,拆開信封,慢慢展開,朗聲念道:

“親愛的歸德老鄉們,您們好!

我是一個老兵,為了革命事業打過許多仗,1948年底,我跟隨鄧書記參加了淮海戰役。我參戰的主戰場就是現在的歸德地區。經過我軍戰士的浴血奮戰和歸德鄉親們的無私支援,淮海戰役最終以我人民解放軍的完勝而結束。就在戰爭即將勝利的前夜,我不幸中彈付傷,是勤勞勇敢的歸德老鄉們用小推車把我從戰場上搶求出來,經過及時治療我才得以保住生命。

是歸德老鄉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歸德就是我的第二家鄉,我永遠想念我那些勤勞善良勇敢的歸德鄉親。聽說今天歸德市要搞慶典活動,我本來應該親來道賀,可是我年齡大了,腿腳不靈便,不能親來會見鄉親們,我隻能委托王司令給鄉親們敬個禮,表達我的感謝和思念之情。敬禮!”

“敬禮!”王司令立即挺直胸膛,向會場的正前方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他身後都是大大小小的領導們,正前方才是歸德市的普通市民。

原來如此,秦書記等人這才明白老前輩跟歸德有何種淵源,原來是老前輩曾經在歸德流過血負過傷,雖然他沒有在信中道出他的真實名姓,但他在信中說淮海戰役時是他是鄧書記的部下,那麼他應該屬於中原野戰軍序列,翻開淮海戰役的曆史資料,查查淮海戰役中中原野戰軍中有名的指揮官,一定可以查出老前輩是誰了。

三大戰役是新中國成立前的經典戰役,是戰略性的經典之戰,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經典戰役,尤其是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戰役,也是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事力量發生戰略轉折的關鍵之戰。

蕩氣回腸的淮海戰役,60萬人民解放軍和地方武裝經過66天的浴血奮戰,打敗了國民黨80萬正規軍,殲敵55.5萬人。經此一戰,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嚴重動搖了國民黨上下的獨裁夢想。同時,人民解放軍的力量大增,士氣高漲,大大增強了解放全中國的信心,人民解放軍開始由戰略防防禦轉為戰略進改。

歸德作為淮海戰役的主要指揮中心之一、殲敵的重要戰場、龐大的後勤供應基地,為淮海戰役作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同時,歸德也隨著淮海戰役的勝利獲得了全部解放,走向新生。從此歸德的名字就銘刻在淮海戰役的史冊上,而淮海戰役也使歸德人民永誌難忘。

三大戰役中,我軍名將輩出,該老前輩如果指揮了淮海戰役中的關鍵之戰,必然是新中國成立後授勳的知名將令。不過,在三大戰役中揚名的革命老前輩估計現在碩果尚存的已經不多了。也有這種可能,該老前輩在淮海戰役時還隻是一名普通的軍官,由於他是小平同誌的部下,當小平同誌主持中國的改革開放大業時,在經濟建設的新形勢下,該老前輩也有可能重新得到重用,晉升為國防事業的重要領導之一。不管上述那種情形,想查出老前輩的身份應該不是難事。

不僅歸德市的大小領導及與會佳賓迷惑該老前輩的身份,連常雨澤也不清楚老前輩的來曆,在場諸人可能除王司令外,再無他人了解。

常雨澤逐字逐句認真聽著老前輩信中真摯感人的話話,腦海裏慢慢回放他跟老前輩短暫會麵的機緣。故事還得從他接受西山馬老的囑托,到淮海戰役烈士陵園拍攝影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