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印武器、毒品和假冒偽劣產品(2 / 3)

該反應器皿是一種高分子凝膠,其內部包含一些容器,這樣它不僅形狀特殊,還能夠發生化學反應。它就像一個玻璃試管,盡管內部發生化學反應,但試管一點兒不受影響。該反應器皿提供了一個隔離的環境,使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受幹擾。克羅寧和他的研究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的高精度和數字控製,製作了一個包含多種器皿的自定義凝膠,可以用更低廉的成本催化複雜的化學反應。

在一個特殊的容器內進行化學反應的想法並不新鮮。大型商業實驗室利用罐子或盒子等容器作為促進和催化化學反應的必要組成部分,這種做法已使用多年。所謂破壞性就是使利用低成本的工具促進複雜的化學反應成為現實的能力。

化學品和原材料曾經難以融合在一起,以開創一個新的設計空間,現在這種情況改變了,化學家也能無限探索更多類型的新化合物。這意味著快速的探索和創新,但也可能意味著創造出新的不受管製的物質或新的娛樂毒品。

李?克羅寧在本項目上取得了進展,他發表了一篇突破性的論文。他在文章摘要裏描述了這一潛力:“3D打印有可能通過創建定製的低成本設備改變科學和技術,而這在以前僅通過專用設備才能夠實現。”換句話說,對藥物和化學品的集中管製將麵臨設計和生產低成本工具帶來的巨大挑戰。

技術越強大,可能出現的濫用情況就越新奇和深遠。所謂的DIY生產藥品,打破了製作藥物和化合物相對統一和一致的配方,它容許人們設計和生產自己的藥物和強力的化學品,所以可能會導致監管噩夢的出現。

在美國,關於藥物的“今日戰爭”已經不幸失敗。監獄裏充斥著非暴力罪犯,寶貴的稅收都花費在了逮捕吸毒者上,而不是花費在更低成本和更有效的戒毒項目上。發達國家中因過量服用處方藥致死的人數飆升。想象一下,如果人們借助打印出來的反應器皿製作一批自己喜歡的可以改變情緒的化學物質放在家裏,這將是什麼樣的災難。

小型化學工廠將會帶來另一種風險,即無法識別化學物質。大多數藥物和家庭用品一般都被分成可識別的種類,因此,在意外中毒或藥物服用過量的情況下,專業醫療人士都會有一個標準的分析框架,用以幫助了解化學品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如何治療。如果人們自行打印出特製藥物,醫學界將需要更多的時間弄清楚患者究竟吃了什麼以及如何救治。

然而,低成本的化學品也有可能提供給人幫助。克羅寧說:“我們可以看到3D打印機進入家庭並成為家庭必備用品,這其中就包括製藥。或許,像我們能從蘋果公司找到精細控製的軟件應用程序一樣,消費者也有機會訪問個人藥物設計師,他們可以在家裏使用材料製造所需的藥物。”

3D打印時代消費者如何保護自身安全

引入3D打印技術的另一個風險將是對消費者安全的威脅。在大多數工業化國家,保障消費者安全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容易忽視的是,正是多年來已經落實到位的眾多法律法規才得以確保我們不會買到傷害自己的產品。

至今還沒有人受到來自3D打印機在打印時出現故障或由3D打印機本身帶來(至少忽視了)的傷害。從法律方麵來講,保障消費者安全最困難之處並不是抓捕罪犯,而是需要搞清楚當故障發生時法律層麵的問題由誰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