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舉撤軍以後,李農請陳翰商議當前局勢和應對的措施。
李農道:“賢侄,現在石遵進軍鄴城,很多人都支持他,這些人都和我交好,我想回到鄴城,投靠石遵。這次張豺害我,我是被逼造反,不小心暴露了乞活軍的實力,不過這也能讓石遵更加重視我,我回去一定能得到重用。石遵得到這個皇位並不是合法的,各地的與石遵不睦的諸侯王一定會借機起事,討伐石遵,爭奪皇位,到時候我們會有機會建功立業了。”
陳翰道:“張舉十萬精銳禁軍,沒有攻破乞活軍把守的上白城,這一定會讓我們的聲勢上漲。司空大人想回鄴城,我覺得可行,石遵一定不會降罪與你,隻是我們招募中原乞活軍的事情,希望司空大人不會中斷。”
李農道:“這個當然,我跑出去的人回報,現在已經很多起活軍有意加入,這是我以後在朝廷發展的憑仗,賢侄放心。”
隔天,李農就帶著家眷和軍隊告別上白城,向鄴城進發。
李農回到鄴城以後,主動找石遵謝罪並請求歸附,石遵驚訝於他有抵擋十萬禁軍圍城的實力,讓他官複原位。李農經此磨難以後,聲明更盛,各地乞活軍紛紛歸附,除了陳翰的白袍軍,李農又多了五萬的乞活軍可以調遣,還有很多漢族將領,漢人地主豪強,也都紛紛寫信示好。中原漢人武裝共主的形象慢慢形成。
石遵尊母親鄭氏為皇太後,立妃張氏為皇後,立燕王石斌的兒子石衍為皇太子。以義陽王石鑒為侍中、太傅;沛王石衝為太保;樂平王石苞為大司馬;汝陰王石琨為大將軍;武興公冉閔為都督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輔佐朝政。封石世為譙王,食邑一萬戶,不以對待臣子的禮儀對待他,廢黜劉氏為太妃。過了不久,便把他們全都殺了。
冉閔對石遵進言說:“苻洪是傑出的人才,如今讓他鎮守關中,我恐怕秦州、雍州之地就不再會歸趙國所有了。讓苻洪鎮守關中雖然是先帝臨終前的指令,然而如今陛下登位,自然應當改變謀略。”石遵聽從了冉閔的進言,解除苻洪的都督職務,其他的官職待遇則一如從前。苻洪對此感到憤怒,回到枋頭後,便派使者向東晉投降。
當時沛王石衝正在鎮守薊城(今天津薊縣),當聽說石遵殺了石世自立為帝後,就對輔佐他的同僚們說:“石世是秉承先帝的旨意繼位的,石遵專橫地把他廢黜並殺掉,再也沒有比這更大的罪過了!命令內外嚴加戒備,我要親自出征去討伐他!”於是石衝留下寧北將軍沭堅守衛幽州,自己率領五萬士兵自薊城南下,並將討伐石遵的檄文傳遞到燕、趙之地。石衝每到一地,人們都雲集而來,等到抵達常山(今河北石家莊),兵眾已有十多萬。
駐紮在苑鄉(今河北省邢台市任縣)時,石衝見到了石遵實行大赦的詔書,對部將們說:“石世、石遵都是我的弟弟,死去的已無法複生,為什麼還要再互相殘殺呢!我要返回去了。”
石衝手下的將領陳暹卻說:“彭城王石遵殺君奪位,自立為帝,罪大惡極!雖然君主您要揮旗北返,但我還將繼續南進,等到平定京師,擒獲了彭城王,然後再來恭迎您的大駕。”聽到這話,石衝又改變了主意,於是繼續前進。
石遵聽說石衝興大軍討伐自己,急速派大臣王擢送去自己的親筆書信勸說石衝,但石衝沒有聽從。
石遵便找來石閔和李農討論如何禦敵,他對石閔和李農說道:“朕初登大寶,除了皇侄和司空之外,沒有什麼大將可以倚仗,現在沛王興兵來犯,你們可願意出兵幫朕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