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李農挺義軍 石遵篡皇位(1 / 2)

陳翰帶著眾人回到上白城的時候,白袍軍所有十個大營的將軍都已經上白城聚齊了。上白城聚集了白袍軍的所有主力。樊穎安排無影衛延著鄴城到上白的各條道路布置暗哨,並著手安排城防事宜。

陳翰把李農的家眷安置在韓原的府邸住下,無影衛來報,說李農輾轉到了上白城北門附近,陳翰趕緊命令各營將軍帶領各營精銳,到北門列隊迎接。自己帶著近衛營出城迎接。

當李農風塵仆仆的趕到北門時,陳翰迎了上去,把他和三千騎兵迎進了上白城。李農騎馬進城的時候,被深深震撼了。

白袍軍分成十個軍團,穿著清一色的白袍戰甲,每個營兵種配備齊全,裝備精良,更難得的以騎兵為主。每個軍團都由一個將軍和一個副將帶領,隊列排列的整整齊齊,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鬥誌昂揚。數萬人的規模,卻沒有一絲嘈雜的聲響,部隊的軍紀嚴明,士兵的素質極好。這與李農想象當中的乞活軍完全不一樣,外表已經看不到乞活軍的影子了。

李農帶兵打仗十幾載,這是他見過的最好的軍隊之一,他佩服的向陳翰說道:“賢侄厲害啊,有這樣的一支軍隊在上白城駐守,張豺就是把他全部的禁軍都派過來,三個月內也休想破城啊。我李農閱人無數,對賢侄的能耐卻沒有看對啊,這樣的軍隊,需要有高水平的訓練,雄厚的財力保障,極強的號召力,和一大批的優秀將領才能建起來的。你這白袍軍裏藏龍臥虎啊!”

陳翰說道:“感謝司空大人謬讚,我覺得白袍軍有今天,最主要的是我到陽平郡把白袍軍定位為漢人的武裝,打擊胡人馬匪的劫掠,保護漢人的性命財產,感動了陽平、廣宗兩郡的乞活軍將領。如果司空大人,能以漢人領袖自居,號召趙國境內的漢人武裝合兵一處,共同保護漢人利益,憑大人的聲望,一定可以號召更多的漢人武裝,組建更強大的漢人軍隊,讓中原漢人不再無依無靠,受盡欺辱。”

李農捋了捋胡須,說道:“賢侄的觀點我很同意,這十幾年我殫精竭慮,為趙國征戰四方,雖深受皇恩,卻始終無法真正為胡人所容啊,這次張豺要滅我李家,就是因為我是漢人,又掌握大權。隻是目前趙國朝廷在各地軍隊不下五十萬,現在還不是揭竿而起的時候啊。張豺無德無能,必然招致其他皇子討伐,我們現在還是要隱忍,等待時機。”

陳翰道:“司空大人所言甚是,我請您扛起漢人領袖的大旗,不是要與趙國朝廷為敵,而是想用您的影響力,號召各地的漢人武裝,聯合起來,隻有聯合,才能形成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能讓胡人尊重我們,無論哪個人當皇帝,都不能不重視我們。現在時局如此混亂,我們越是兵強馬壯,越是會成為各個勢力爭取的勢力。當然,強大了,不意味著要和朝廷做對,隻是要他們尊重我們漢人的利益。

李農道:“賢侄的話,我聽明白了,這幾天我就修書知會我的深交故舊,讓他們聯絡各地漢人武裝抱團。共同爭取漢人權益。”

陳翰道:“好,以司空大人的影響力,必能讓漢人軍隊成為左右天下的重要力量,讓胡人不敢隨意欺淩。”

兩人邊走邊談,進入了白袍軍大營。陳翰為李農介紹白袍軍軍師樊秀、司馬聶通和各營主將。

當晚,陳翰為李農全家及李寬等將領舉行酒宴接風洗塵,白袍軍眾將作陪。席間無影衛報告,趙國太尉張舉帶領十萬人馬進入廣宗,並朝上白而來。陳翰忙請教李農有何破敵良策。

李農道:“張舉與我素有往來,不會真心為張豺賣命,而會乘機掌握軍權,提高自己的籌碼,以期在石遵或者石鑒掌權以後,能獲得更好的位置。我們不必出戰,守住上白城即可,沒必要做無謂的犧牲。”

陳翰道:“好,就依司空而言,各營死守上白城,不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