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21世紀“大灰狼”真的來了(2 / 3)

當艾滋病病毒與帶有抗原的細胞接觸後,病毒脫掉脂質外膜,並將核糖核酸導入人體細胞,然後單鏈的核糖核酸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進行自我複製,成為雙鏈的脫氧核糖核酸,接著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整合到人類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上,成為人類細胞遺傳物質的一部分,隨著人類細胞的繁殖而繁殖。

病毒的感染人可以指導人類細胞產生病毒成分,如病毒蛋白和病毒艦八,它們是病毒的主要成分。病毒蛋白細胞內轉移到受感染的細胞表麵,然後通過一個叫做“出芽”的過程,使大量新的病毒顆粒與受感染的人體細胞分離,被血流帶走,再吸附到其他帶有病毒受體的細胞上,感染人體更多的細胞。

病毒可以在機體中數月甚至數年處於靜止狀態,但是在機體與其他疾病的鬥爭中,如果受感染的細胞被機體的免疫係統激活,艾滋病病毒將自我複製,繼續感染更多的人類細胞。

機體的免疫係統也能產生針對病毒的抗體,但是這種抗體不能抑製病毒的活性。因此,病毒可以從血液擴散到機體的其他部位。病毒也可以通過感染的血液、血製品和其他體液,如精液、陰道7宮頸分泌液等傳播給其他人,傳播給感染者的性伴。感染病毒的母親可以在妊娠期、分娩期和哺乳期間,將病毒傳給自己的孩子。

艾滋病病毒與其他病毒一樣,在外環境中的抵抗力很弱,很容易通過煮沸和蒸汽消毒而破壞。各類化學消毒劑都能消滅艾滋病病毒。次氯酸鹽、戊二醛和甲醛等常規用於殺滅乙肝病毒的消毒劑以及乙醇、丙酮、石炭酸、家用漂白粉等同樣也可以消滅艾滋病病毒。然而,艾滋病病毒的脂質外膜可以防止病毒脫水,也就是說汙染有病毒的體液即使變幹了,如果放在室溫中,在幾小時甚至幾天內仍可能含有帶傳染性的病毒。因此,保證對有體液汙染的一些物體表麵或臨床器具進行有效地毒十分重要。

艾滋病病毒感染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大約要經過10年的時間發展成為艾滋病病人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不相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並出現一些身體方麵的表現,也就是體征。這些症狀和體征提示他們可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綜合症狀最早可以出現在感染幾個星期後,同時伴有血清抗體的陽轉。受感染者可能沒有症狀或者出現“流感”樣的症狀和體征,即表現為發熱、淋巴結腫大、夜間盜汗.皮疹和咳嗽等。從感染病毒到血清中抗體反應出現這段時間-般需要6?12周,這段時期也成為“窗口期”。處於這個時期的感染者有傳染性,但血液中檢測不到艾滋病病毒抗體。

一般來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3~5年內,會出現無痛性的全身淋巴結腫大,這種情況可以持續幾個月甚至許多年。有持續性淋巴腺病的患者可能也會出現發熱、海汗、腹瀉、消瘦以及由真菌和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這樣一係列症狀和體征稱為艾滋病相關綜合征“110。診斷艾滋病要到疾病的晚期,要出現一種或多種機會性感染,癌症和其他肺炎之類的感染、持續性腹瀉、肉瘤(一種皮膚癌以及導致智力喪失的神經係統感染。更為重要的是要用敏感的血液檢測方法證明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的存在。

檢測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它可以檢測出艾滋病病毒感染後產生的抗體,方法主要用作為篩檢的方法。蛋白印跡試驗(識醜);是一項價格昂貴的檢驗方法,主要用於對篩檢陽性標本的確證。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下列標準診斷艾滋病。這些標準包括主要體征和次要體征,如果出現兩項主要體征及一項次要體征而且排除其他原因(如營養不良)引起的免疫力低下,就能夠作為艾滋病的診斷指征。

目前,有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神經係統異常如周圍神經病和記憶喪失等報道越來越多。少數病人中,神經係統異常可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初表現,而且這些表現常常是不典型的。最常見的神經係統疾病是亞急性腦病,其特點為由癡呆引起的進行性行為改變,大約1/3的晚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這種疾病。它的發生經常是隱襲性的,一開始主要表現為認知方麵的功能障礙,早期常見的體征有震顫、遲鈍和失語,逐步發展到嚴重的癡呆,晚期可出現失語、大小便失禁、失明、截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