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長春花
※※※ ※※※
※※※ ※※※
※※※
第六話 以人子之名
白石優仁的教導他不曾忘記:殺人,實行最完美的過程,是對死者的尊重。
望月須彌站在墳墓前,那下麵埋著他的親人。“母親,我來看你了。”
一束白菊恭敬的放在她麵前,她活著時,他們母子從未有過這麼靠近的時刻。“感謝你,謝謝你生了我,也謝謝你教養了這樣的留加。”
然後離去,他向母親告別。她現在應該已經在彼良坡上找到了那最美麗動人的長春花了吧。
※※※ ※※※
※※※ ※※※
※※※
春觀夜櫻,夏望繁星,秋賞滿月,冬會初雪。
落雪的季節又來了。
彼良坡上,長春花開,悲號不絕,哀哭不止。哀傷的白燈籠,放在墓碑旁,濃墨書就的望月二字。
其實,望月家始終持續著“守月”的宿命。望月須彌想著孩提時,父親與母親一起為他講的故事,事關守月:
森林中住著許多小動物,白天大家在一起嬉戲,夜裏大家在草地上賞月,小動物們很稀奇,那麼圓又亮的月,實在太美,小兔是所有小動物中最會賞月的,它知道月圓月缺的美,知道月餅的甜,知道吟月的詩意,天空和喜歡小兔,就將月亮賞給了它,從此月亮成了小兔的月亮,它日漸擔心,這麼美的月,不知會不會有別人來偷走它,於是,它日夜守著月,守到眼睛發紅都無法入睡。
美好的東西,一定要“守”。守到了最後,是命中注定的空虛。
點燃一炷香,在母親墳前伏了一伏,正坐著麵對那曾經最愛的現在最厭的親近的人。好多年了,從父親去世之後便再也沒有與母親這麼靠近過。曾經母親為了擺脫父親而讓他去尋找長春花,父親離家一年之後,她便改嫁他人。長春花,是他父親對母親愛的情證。父親離家一年之後,沒有任何消息,也許該算是好消息。而母親卻親手創造了那一個壞消息,改嫁。那年那天的須彌,沒有哭,不是不悲傷,而是不明白改嫁所意味的是什麼。她將親吻除了父親以外的男人,她將撫養除了自己以外的孩子,她將掌管除了望月家以外的家族,她將遠離,遠離他與父親。這是背棄。
三十天過去了,劍客沒有回來。可是在那最後一枚蘋果被切開的時候,女人確實看見了天空飄落下無數的花朵。美絕人寰。
在長春花的傳說裏,那第一個找到長春花的男人也再也沒有回來過。他的父親,也一樣。從此,人們就當他死去了,而他在很年幼的時候就繼承了望月家,與總管嫫嫫們一起從京都搬去了長印山的別院居住,在那裏與白石優仁相識,學習劍發,以及殺人。
曾經很癡迷於劍的魔力,那樣纖細敏感的兵器,卻有是那麼確實的奪走過無數人的生命。當白石優仁將徒然送給他的時候,告訴他劍的“境”。劍法與刀法小異而大同,劍境分為“天三”和“人四”兩個等級,其中人境的四品分別是:刃器、技擊、戰冥、華舞。天境三品分別是:滌塵、滅寂、色空。白石優仁在他臨死之前都隻達到的滌塵--劍中隱士,不染塵世,不沾俗氣,滌身脫塵。徒然是怎樣的一把劍?非君非神,超脫自然,無法可循的傲放輕逸。而色空,是由劍出世,又由劍入世的劍法境界,無成法,無定見,正是佛家所言的頓悟。徒然色空,如出一轍。那是白石優仁最大的心願,望月須彌能夠進入色空。他的那個心願憑借他的死亡,實現了一半,當他死去時,他清楚的用垂死之眼看到了手握徒然的望月須彌揮劍之光名叫滅寂--先斷己生機,再滅人的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