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長相思 第十回(2 / 3)

簽上是“三”,邱鏡明說:“等所有人都抽了簽,就會放牌,到時候你們就知道自己對手了,你們要想拿名次,得每一輪都勝出,留到最後六名,才有名次。”趙廣於說:“最後六名?”他望一眼周圍的厲害角色,說:“那得贏多少人!”邱鏡明說:“看這情況,報名的至少上百人,你要拿名次的話,估計得挺過四五輪。”趙廣於說:“就說廣武殿比我厲害的師兄弟們,就豈止六個六十個,要我拿前六……”鄭姝笑著說:“怕什麼?好好用你的玉門刀法,好好用你的斷天斬,說不定就一路過關斬將呢!”趙廣於說:“我試試吧!”陸凡說:“師父,我看放牌還要一陣,我想先去見見我周閣師兄。”邱鏡明說:“那個周閣將軍是你師兄?”陸凡說:“他是雲劍門的弟子,我跟著喊師兄的。”邱鏡明點頭,說:“去吧。”陸凡尋到兵營入口,跟守門兵說要進去見周閣,守門兵不肯,陸凡身上沒帶銀子,作罷。回來,見到人群擠在前台觀看放牌,陸凡擠不進去,等著,不久,趙廣於擠了出來,他說:“哎呀!我第一輪就對宇文師兄,這下可完了。”陸凡笑笑,說:“不怕,他不一定打得過你。看到我的名字了麼?”趙廣於說:“你的對手是一個叫劉誌的人。”陸凡說:“劉誌是誰?”趙廣於說:“不知道,我們去問問師父。”問了邱鏡明,邱鏡明說:“我也沒聽過這名字。我聽說這次的九十六個人裏麵有二三十個是南大營、北大營裏有本事的小兵,這劉誌可能是個當兵的吧。”陸凡說:“小兵也來參加武舉?”邱鏡明說:“有的老兵當了十幾年兵還是個兵,到這裏來碰碰運氣,打贏幾個人就封將軍,誰不想試試?”陸凡點頭。鄭姝問趙廣於:“你跟誰打呀?”趙廣於說:“嘿嘿,我跟宇文師兄。”鄭姝說:“噢,那你不能讓著他。”施惠恩給趙廣於使臉色,說:“對,要給他點厲害的。”趙廣於假裝神氣地說:“哼,打不過也得打!”鄭姝聽了,忍不住笑。將近巳時,突然鑼鼓喧囂,一群人簇擁著走出北大營,再等上前台,領頭的是一個僧袍老和尚和一個瘦高個公公,仔細一看,那公公就是袁近。一群士兵趕走閑人,再有十二個執棍和尚列隊台前。陳楚雲說:“那是天靈寺的十二棍僧麼?”鄭姝說:“是,也叫十二護衛。”施惠恩說:“上回武舉是廣武殿主持,怎麼今年換成天靈寺主持了?”邱鏡明說:“掌門閉關中,職能讓給法雲去擺弄了。”吳靜婷說:“法雲是大將軍,羽林軍六衛將軍中天音、天遠又占了兩個,這羽林軍就是天靈寺的天下。”趙海棠望一眼台上的老和尚,說:“出家人這麼愛出風頭,還吃什麼齋、念什麼經。”邱鏡明說一句:“我們婦道人家無需管這些。”弟子們便不再討論。一連三聲鑼響,聽到台上的袁近操著尖細而嚴肅的嗓子喊道:“諸位聽旨!”他喊一遍,打開一卷錦帛又喊了一遍。台下一百多號人一齊跪了下去,喧囂即去。袁近喊道;“天佑我唐,二百年國運昌隆。高祖、太宗英武,大唐雄兵威震四方。朕常念此觸目伸傷,常自恨才不如先祖,左右不得英王、鄂公,以致邊患又起,百姓蒙難。今欲再設武舉恩科,取英武忠義之士,壯軍中將帥實力。望天下武林豪傑,能常懷忠君報國之心,挺身為國事,揚眉赴沙場,回旌報功名!武舉諸事交與法雲、袁近,欽此。”台下眾人聽了,山呼萬歲,起身。法雲說:“大家都請起。——”我朝以武事開國,以文治興國。天下太平之時,當以忠孝示萬民,以仁義服四夷,故而我朝日益興盛,興孔孟之教化,服四海狄戎,創千古興盛之基業。然孔孟之家尚有不肖之子,齊魯之地尚有不服教化之地,天朝之國亦有奸佞之臣,太平盛世亦有騷亂之賊。我朝經武周篡位、安史內亂、黃賊侵擾而根基猶在,朝綱不亂,可見我朝國運,自有上天垂青,先皇護佑。然祈福在天,成事在人,當此國家危亂之時,正是大興武事之際,也正是我輩習武之人一展抱負、報效國家之日。故皇上欽點乾寧四年九月十五日舉行武舉恩科,選拔武藝精湛之忠義人士,擢為軍中將帥,名我與袁公公共同主持此次武舉。武舉之前,我先明示各位,莫要把做將軍看作是升官發財,做將軍是要上戰場殺敵立功的,戰場上刀槍無眼,生死靠本事,也靠天意,你要是怕死,就無需來上擂台比試了!”他略微停頓,繼續說:“此次武舉,報名的總共九十六人,按抽簽順序,前後相交,一輪一輪比試,直到決出最後六名,皇上會論名次賜封。你們都看清楚了自己的簽,到擂台等判官點名,就上台比試。比試規則,掉落出了擂台為輸,受製摁倒於地不能起為輸,手拍台麵三下為認輸,不分拳腳兵器,不能用暗器,傷人者無罪,殺人則償命。好了,都去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