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6章 趨勢將提供賺錢的機會 趨勢大師拉爾夫·萬格(2)(1 / 3)

總之,在萬格的意識中,如何選擇股票是投資能否成功的基礎。投資者隻有挑出一隻在幾個關鍵因素上都表現良好的股票,並能夠準確地判斷出它的總體發展趨勢,長期持有,才能在這隻股票上實現自己的投資目的。

斑馬的比喻

拉爾夫·萬格是一個喜歡用生動語言闡述自己投資思想的人。在如何選擇股票,以及如何麵對市場的時候,他都用斑馬做比喻,試圖讓其他投資者能清楚他的觀點。

首先,萬格解釋了自己為什麼將斑馬和組合投資經理人放在了一起。

他認為,這二者之間有很多共同之處。在萬格眼中,斑馬與機構組合投資經理人麵臨著相同的問題。第一,二者都追逐利潤。對於組合投資經理人,是求得高出一般的業績;對於斑馬,是求得嫩草。第二,二者都不喜歡風險。

組合投資經理人麵臨的風險是可能被解雇,斑馬麵臨的風險是可能被獅子吃掉。第三,二者都屬於群居。他們看起來相似,思考方式相似,而且牢不可分地聚集在一起。

如萬格所說,組合投資經理人可以這樣設想,如果我們自己是一匹斑馬,跟著群體生活。那麼,我們需要做出的關鍵性決定是站在哪裏與其他斑馬相聯係。如果我們可以斷定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安全的,那麼斑馬群外邊是最好的,因為那兒的草是新鮮的。相反,在裏麵的斑馬隻能吃剩下的或被踩過的草,而在外邊膽子大的斑馬吃得好多了。

可是如果獅子一旦來了,最危險的也是外邊的斑馬。他們是獅子襲擊的對象,此時雖然裏麵瘦巴巴的斑馬吃得不好但存活下來的機會很大。

萬格認為,投資組合經理人的處境其實和斑馬很相似。他說:“一個為機構服務的投資組合經理人,例如銀行信托部就不能成為一匹在外邊的斑馬。對他來說,最理想的選擇很簡單:始終處在群體之中。隻要他始終購買大眾化的股票,他就不會犯錯誤。引用一位投資經理人的話,‘隻要每一個人都一樣,即使一同下跌,不管約翰遜公司發生了什麼,對我而言,都不必大驚小怪。’但另一方麵,他不能為了更大的收益而去投資不熟悉的股票,因為一旦失敗他將置自己於批評的焦點上。不必再說了,這種身居裏麵的斑馬哲學不適於我們這些長期投資者。我們在大部分時間裏試圖停留在群體之外,身上也留下了許多傷痕。”

萬格不但在選擇股票上用斑馬做了比喻,在對待市場時機上依然用斑馬做比喻。他說:“斑馬群在一個峽穀裏,獅子在很遠的牆邊睡覺。任何一匹斑馬都想吃獅子鼻子前麵的嫩草,並在獅子醒來反擊時順利逃脫。但不幸的是,所有斑馬擠成一團,沒有一隻能從狹窄的路上逃生。最後,都填了獅子的牙縫。同斑馬相似,許多大機構認為它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刻,在變換性差的市場裏進行數額達幾十億的變換:從股票變成現金,或者從現金變成股票。其實,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任何類似的戰略隻會導致一個高度波動的市場,那些技術分析專家則被自己胡亂猜測和較高的交易成本弄得忐忑不安。”

萬格十分喜歡用這些形象的比喻來闡述他對那些專業投資問題的看法。他甚至假定了一個“比喻委員會”,而這個比喻委員會曾用了一個很貼切的比喻形容對石油征收的“暴利稅”。萬格說:“曆史上最大的一次稅收增長,是對石油征收的貨物稅,通過容易使人誤解的命名,誘使美國人民接受這一政策。然而,我們的議員對這筆高達1400億美元——對他們來說是一筆橫財——的熱心調查,使我想起了最近讀到的一則消息:《科學的美國人》1979年9月的封麵故事:‘糞金龜子的生態學’。這篇有趣的文章詳細描述了一頭大象的糞便掉在非洲平原後將會發生的事情。三隻不同種類的甲蟲馬上爬過來,最小的蟲鑽進糞堆裏,另一隻將小塊東西埋到地裏,第三個,也是最大的,撿出大塊把它們拖走。當你讀過這篇文章後,參議院財經委員在你心目中將會是另一種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