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聰明女孩懂得有個好心情,是擁有快樂的第一法寶(1 / 3)

無論生活是給我們笑臉,還是給我們苦酒,我們都要保持一份快樂的心情,做個快樂的女孩。隻要我們快樂,就能永葆青春與健康。

別讓鬱悶窮追不舍

沒有任何一種壞情緒是自己送上門的

常聽身邊的女孩感歎:生活如此美好,我卻如此鬱悶。女孩的心,三月的天,說變就變,明明剛才還是晴空萬裏,忽然間因為一個眼神或者一件瑣事,就使得心情驟然降至穀底,於是鬱悶常常如影隨形。

其實這都是自尋煩惱。也許女孩子會說,不是我找鬱悶,而是鬱悶自己找到我頭上來了。其實,沒有任何一種壞情緒是自己送上門的,如果我們不開門,那麼它是不會主動進來的。

很多女孩經常會說:太鬱悶了。她們時常對周遭的朋友感歎自己的壞心情,希望朋友能對這些話產生共鳴,希望得到一些安慰。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個年輕人鬱悶了一晚,在去同學家的路上遇到了一條狗,這狗彪悍,亂叫,被年輕人踢了一腳;狗鬱悶了,我招誰惹誰了,鬱悶了一晚;次日清晨,一男子快跑,因其跑步聲大,導致狗無法休息,狗遂衝上,照該男子右腿就是一口;該男也鬱悶了,上班快遲到了,又被瘋狗咬了一口,回到公司後,對其女秘書大發雷霆;女秘書也鬱悶了,心想誰叫你夜生活那麼豐富,狗咬你,你拿我撒什麼氣啊?鬱悶了一天的女秘書,回家後把氣撒在了丈夫的身上;她丈夫也鬱悶了,老實巴交的他鬱悶了一晚,第二天去學校上課,課堂上因檢查學生的作業,對學生發火,後來學生也鬱悶了,這學生當中有一個就是之前踢狗的那個。

看來,鬱悶是會傳染的,不光會苦了自己,而且也影響了身邊所有人的情緒。

沒有什麼比你周圍的人更能影響你的想法和態度了。想法(不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是可以傳染的。要是你周圍都是些消極的人,那你肯定也會消極起來。要想改變生活的麵貌,就多花些時間和心態樂觀積極的人在一起吧。尋找那些人並從他們身上學習如何以樂觀的態度看待世界。大多數情況下,你將會分享到他們的快樂。

心理學上說,鬱悶就是心情壓抑,欲言而難措辭,欲辨而非其人,總之是一肚子不痛快無法排解,隻好在肚子裏慢慢分解消化。令人陷入鬱悶的,不是碰頭的南牆,而是那軟綿綿的物事,讓你躲不過繞不開,若隱若現地敗壞著你的心情。可以陷人於鬱悶的情形,多如牛毛,不可細數。它既是一種憋屈的感覺,又是一種讓你感到無可奈何、不知如何是好的茫然狀態。

鬱悶久了,離“抑鬱”也就不遠了

青青是個大三的女孩,“鬱悶”這詞是她上了大學後才接觸到的。這詞是校園流行的口頭禪,好多學校都有,而且有一句關於“鬱悶”的話還很押韻,“不在鬱悶中戀愛,就在鬱悶中變態”。鬱悶似乎已經成了大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狀態。

早上一醒來就大叫:“鬱悶啊,馬上要上遺傳課了。”遺傳課上完又直叫:“真鬱悶,物化作業還沒抄完。”中午回寢室睡午覺,邊調鬧鍾邊抱怨:“鬱悶,下午要體育考試了。”體育考完回來,一臉無奈的樣子,逢人就說:“太鬱悶了,體育老師打分怎麼這麼低。”吃完晚飯在寢室做做運動,寫寫作業,累了就翻箱倒櫃,嘴上直嘮叨:“哎,怎麼沒有吃的東西了,真是鬱悶。”晚上睡覺前還要說:“鬱悶死了,一晚上都沒有電話。”一天就在鬱悶中過去了,馬上要接著第二天鬱悶了。所以,青青感覺自己的大學生活幾乎都是在鬱悶中度過的。

最好不要把鬱悶經常掛在嘴邊,否則鬱悶就會成為一種習慣,鬱悶久了,離“抑鬱”也就不遠了。

鬱悶是一種不良的情緒,就跟感冒發燒一樣,誰沒生過病呢?崔永元還是抑鬱症患者呢!關鍵是看我們能不能及時排解鬱悶,改換心境。

找一件自己以前一直很喜歡但卻很久未做的事情,製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並認真完成它。隨著事情的進展,你就會發現,你能做得很好,當你對生活的興趣逐漸變濃時,鬱悶自然就會離你而去。

其實,排解鬱悶的最好方式就是強迫自己積極些。這個做起來可能有點兒難,但是若想解決問題,就得要求自己做到。千萬不要一鬱悶或者不順心就唉聲歎氣,一副自憐自愛的架勢。整天想著自己多鬱悶,隻能讓你陷入一個無止境的旋渦裏。

很多女孩喜歡看悲劇,尤其是韓劇。有個女孩看了韓劇《藍色生死戀》之後,一度鬱悶了半年,她太投入,以致把自己想象成了劇中的女主角,甚至認為連死都可以像劇中那樣淒美。

鬱悶的時候,不管是看電視還是電影,都應主動避免看那些悲劇以及所有可能讓你更鬱悶的東西。要多看喜劇,讓自己感受更多的快樂和希望。

改變心境的最好方法是改變周圍的環境。當你意誌消沉時,你就會把自己的問題與周圍的環境聯係起來。你覺得周圍的環境可能會時時提醒你,自己很失敗。這有可能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其實解決的辦法是改變,但改變不必是革命性的改變,比如,可以嚐試改變整個房間的氛圍,清理衛生、調整燈光,或者添置小擺設等。也可以找個沒去過的店吃點兒自己喜歡的東西。必要的時候得放棄一座山,才有勇氣完全無負擔地攀登另一座山。

女孩,鬱悶總帶有不快樂的色彩,每當你說鬱悶時,留出幾分鍾時間想一想,為什麼我會說鬱悶呢?我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怎樣才能減輕痛苦?一旦你停止鬱悶並開始向前看,就不會覺得那麼痛苦了。行動會占據你的思想,會讓你著眼於未來。一旦取得了什麼成果,你就會得到動力,積極的態度會讓你更輕鬆地前進。

所以,還是別讓鬱悶對我們窮追不舍了,趕緊把它丟進垃圾桶吧。因為快樂一直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裏,就看我們怎麼來把握了。

女孩心主張

找一件自己以前一直很喜歡但卻很久未做的事情,製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並認真完成它。隨著事情的進展,你就會發現,你能做得很好,當你對生活的興趣逐漸變濃時,鬱悶自然就會離你而去。

憂傷1分鍾,你就喪失了60秒的快樂

不管在什麼境遇中都不要失去快樂的能力

在這樣一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各種壓力排山倒海般地負壓在人們身上,男人也許可以獨自承受,但是女孩柔弱的肩膀卻往往不堪重負。於是,女孩們不自覺地就患上了憂鬱症,如此的渴望快樂,卻發現自己距離快樂竟是越來越遠。

琳是一個獨立能幹的女孩,別人該有的她都有,別人沒有的她也有,她幾乎擁有了同齡女孩應該擁有的一切,可是唯獨沒有快樂。

她是這樣說的:一直以來我都是憂傷的,總是為一些事情多愁善感。經曆過的事情久久不能忘懷,對什麼都太在意,甚至看到某篇文章、某些文字,都可以輕易地觸動我傷感的神經。

我喜歡沉浸在自己營造的氛圍裏,悲傷的歌曲、傷感的旋律,都讓我無法自拔,這種狀態已經持續很久很久了。有時想把手機扔了,不再和任何人聯係,獨自生活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地方——跟所有的人隔離。不過,好像不可能,還有很多我牽掛的人,和牽掛著我的人,我能讓他們擔心嗎?我能狠心那樣做嗎?不可能,我做不到,我從未想過讓關心我的人們擔心,那樣我會良心不安。但是,我又不希望朋友親人看到我整天悶悶不樂的樣子。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不想再這樣繼續下去,我要遠離憂傷,遠離那些消極的情緒……我努力地掙紮著,希望能有所改變!

琳雖然有很強的生活能力,但是卻沒有讓自己變得快樂的能力。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快樂和幸福是一種能力。”曾經對這句話質疑良久,總覺得聽起來太玄乎,覺得快樂應該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其實並不是這樣,生活中有太多不如意,社會中有太多責任需要我們去承擔,所以,不快樂會時時如影隨形,讓你想快樂卻無法快樂。

2003年4月,絕望的張國榮從香港中環文華東方酒店16樓的窗口縱身一躍,無奈地結束了自己46歲燦爛的生命。張國榮逝世現場有這樣一份遺書,上麵的第一句話是:“Depression(沮喪、抑鬱)。多謝各位朋友,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一直都覺得張國榮是個足以征服全世界的男人,他擁有了一切的一切,財富、名利、地位、掌聲、敬仰……可是,他卻因為抑鬱、因為不快樂而選擇了離開。

說張國榮抑鬱,是一點兒也沒錯的,他的好脾氣給廣大影迷、歌迷留下的完美印象其實很多是犧牲了自我才換來的。個人情感常常得不到發泄,長期累積起來,自然就抑鬱了。

過於感性的人,往往擁有富足的精神生活,但現實感卻很差。而精神富足者,早已看透了生死,死亡對他們來說隻是換了個地方而已,況且可以擺脫現實的煩惱,何樂而不為?

現實就是這樣,我們無從選擇,唯一能做的,就是換一個角度和方式去看問題。當為了太過追求完美而不快樂時,我們可以先把完美放下,想一想,這個世界存在多少不完美?完美的東西總會讓人患得患失,既然是這樣,為什麼非得要完美呢?拋開它,你會活得更加輕鬆,不是嗎?

既然感性會讓心情變得脆弱,那就用理性的眼睛審視一切吧。林妹妹太感性,所以她總是病怏怏的;寶釵心胸開闊、理性睿智,所以她“不識憂傷為何物”。

就像前麵提到的琳,她聽著悲傷的歌曲、傷感的旋律而沉浸在憂傷的氛圍裏無法自拔,正是因為太過感性,所以她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想擁有快樂的能力也不是難事

其實,想擁有快樂的能力也不是難事,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裏。

人們往往會想:“當我遇到合適的人時,我會快樂的。”或者,“當我加薪的時候,我會快樂的。”但是,如果想要快樂,就必須“抓住現在”,因為我們所能掌握的唯一的時間就是現在。所以,現在就是你最該開心的時刻。

生活中,我們往往沒有把追求快樂作為重點。相反,我們把日程安排得過滿,慌慌張張地處理計劃清單上的事,然後筋疲力盡地倒在床上。

最好是把“我想要快樂”這句話寫在一張紙上,把紙貼在浴室的鏡子上,這樣,你每天早上都能看見它。它會提醒你珍惜生活中所有能帶給你快樂的東西:與家人共度愉快時光;喝一杯你最喜愛的咖啡;與同事開玩笑……快樂隱藏在生活的細微瑣事當中,如果你不仔細審視,它就會無影無蹤。記住,注意這些細節是你快樂的開始。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但是,當今的世界有許多課程都教給人們如何取得成功,卻很少有什麼課程教人心懷感激。因此,我們必須自己教給自己。

列舉所有大大小小的、令你的生活充滿意義的事情,列舉你所喜愛的人的十個優點……不僅要列出你的物質財富,還要列出你所居住的城市或街區的所見所聞……不要忽視大自然的恩賜:樹木、花朵、飛鳥……當你審視這些事物時,感激之情就會貫穿你的心靈。

英國小說家奧爾德斯·赫胥黎說:“快樂是一種副產品,是你在做其他事情的過程中獲取的東西。”快樂的人未必是最忙碌的人,但是,他們通常會忙於自己所熱心的事情。當你專注地從事某項活動時,你就會進入一種全神貫注的狀態,沉浸在這樣一種狀態中的你一定是快樂的。

我可以不憂傷,我可以如此快樂

憂傷是在困境中的輾轉,酸楚而苦澀,充滿了梅雨時節的味道。當你陷入突如其來的情緒低穀,當你遭遇難以擺脫的人生亂麻,憂傷就是命定的人間底色。

憂傷是一種耿耿於懷的感覺,是刻骨銘心的悲痛;憂傷是暮色初臨人生,是足音裏的秋天;憂傷是輝煌的失憶,是絕望背後的傾情訴說卻應者寥寥的感慨!

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悅、憂傷、失意和絕望。誰也不能讓困境消失,也不可能把已經發生的一切挽回,每個人必須自己鼓起勇氣,理智地麵對它,毫不抱怨地接受、承擔、分享它,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任何條件下都要選擇精神的愉悅。

女孩們,別再憂傷了,給自己的精神世界一個自由呼吸的空間吧,看淡失意與悲痛,為自己的心靈塗抹一縷喜悅的色彩,堅定地告訴自己,我可以不憂傷,我可以如此快樂!

女孩心主張

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悅、憂傷、失意和絕望。誰也不能讓困境消失,也不可能把已經發生的一切挽回,每個人必須自己鼓起勇氣,理智地麵對它,毫不抱怨地接受、承擔、分享它,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任何條件下都要選擇精神的愉悅。

為什麼男人總是說“怨婦猛於虎”

怨氣就像鋒利的雙刃劍,刺得雙方痛苦不堪

一位公認的好男人離婚了,問其原因,男人痛心疾首地說:“怨婦猛於虎啊!”當男人想浪漫一番,和她坐在一起看夜空時,明明是繁星滿天,她的眼裏卻是沉沉黑暗,還要對夜空進行喋喋不休的抱怨。怨氣就像鋒利的雙刃劍,刺得雙方痛苦不堪。男人說他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於是不得不選擇離開,盡管他很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