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出去中提升競爭力。推進對外投資管理方式改革,實行以備案製為主,大幅下放審批權限。健全金融、法律、領事等服務保障,規範走出去秩序,促進產品出口、工程承包與勞務合作。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進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推出一批重大支撐項目,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拓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新空間。
統籌多雙邊和區域開放合作。推動服務貿易協定、政府采購協定、信息技術協定等談判,加快環保、電子商務等新議題談判。積極參與高標準自貿區建設,推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與韓國、澳大利亞、海灣合作委員會等自貿區談判進程。堅持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實現與各國互利共贏,形成對外開放與改革發展良性互動新格局。
4.新型城鎮化
李克強:過去一年注重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一年來,我們注重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推進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支持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全麵完成1.5萬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新解決農村6300多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全國森林覆蓋率上升到21.6%。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鼓勵發展服務業,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第四代移動通信正式商用。積極化解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推進節能減排和汙染防治,能源消耗強度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下降3.5%、2.9%。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提前通水,中線一期主體工程如期完工。推進地下管網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油氣和電力輸配網絡。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22.3%。加強民航、水運、信息、郵政網絡建設,鐵路、高速公路運營裏程均超過10萬公裏,其中高速鐵路運營裏程達到1.1萬公裏,居世界首位。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全社會研發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深化科技體製改革,實施知識、技術創新等工程。超級計算、智能機器人、超級雜交稻等一批關鍵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5、生態文明
李克強:努力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今年要努力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霧霾天氣範圍擴大,環境汙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發展方式亮起的紅燈。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下決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
出重拳強化汙染防治。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以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lO)治理為突破口,抓住產業結構、能源效率、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鍵環節,健全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新機製,實行區域聯防聯控,深入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鍋爐5萬台,推進燃煤電廠脫硫改造1500萬千瓦、脫硝改造1.3億千瓦、除塵改造1.8億千瓦,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00萬輛,在全國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柴油。實施清潔水行動計劃,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推進重點流域汙染治理。實施土壤修複工程。整治農業麵源汙染,建設美麗鄉村。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汙染宣戰。
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今年能源消耗強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加強天然氣、煤層氣、頁岩氣勘探開采與應用。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氣階梯價格製度。實施建築能效提升、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發展清潔生產、綠色低碳技術和循環經濟,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強化節水、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加快開發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生機勃勃的朝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