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新型生活與人格力量(11)(3 / 3)

盡管在社會生活中,沒有外部的威脅能強迫人們進行選擇,但事實的確存在。不過,在許多情況下,對人的限製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人的自身,這種內在的限製使人們無法進行源於他們真實的自我的選擇。你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源於你真實的自我,或它是內在的強製力的產物呢?對此沒有簡單的答案。你必須批判地思考你所處的境遇,以對它有一個全麵的了解,但是,下麵的一些問題能指導你進行進一步的思考:

你感到你能進行一個自由的和沒有限製的選擇,如果願意的話,你能很容易地“做出相反的選擇”嗎?或者在某種意義上,你感到你的選擇超越了你意識的控製,你受到一種不反映你真實自我的力量的“控製”,在某個方麵,某種衝動“支配”著你?

你的選擇豐富了你的經曆,為你的生活增加了成功、幸福等積極的品質了嗎?或者你的選擇為你帶來了消極的後果,損害了你努力要實現的許多積極的目標了嗎?

如果有人問你,你為什麼要進行選擇,你能給出一個有說服力的、合理的解釋嗎?或者你對解釋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感到不知所措,而隻是說:“我無法控製自己。”

當人們吸煙成病時,他們常常感到,他們不是在進行一個自由的和沒有限製的吸煙選擇,因為對他們來說,要戒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相反,他們常常感到他們被習慣所困擾,盡管他們也曾作過無數次的戒煙的嚐試。

吸煙給一個人的生活增加了許多消極的因素,包括對他自己及他周圍的人健康的損害、牙齒有鏽斑、呼吸困難等。從積極的方麵來看,人們認為吸煙能減少憂慮、抑製食欲、緩減社會的壓力等。但是,吸煙隻能是治標之舉,而不是治本之策。總的說來,吸煙最終的後果是消極的。

想戒煙的大多數人對解釋他們為什麼吸煙的原因感到不知所措,而隻是說:“我無法控製我自己。”

現在我們使用這些標準對吸煙進行分析。習慣性吸煙似乎明顯是一個內在的強製力的例子。當然,雖然吸煙可能不是你的問題,但是,你可能要考慮你生活中其他的事情。雖然你可能發現,做出別吸煙的勸告是很容易的,但是,當你麵對巧克力包奶油小蛋糕的誘惑,麵對缺乏安全的恐懼感或嚴重的消沉抑鬱時,你可能就不會很容易地接受這類簡單的勸告了。

有的內在強製力來源於他人的期望,而我們漸漸地在無意之中把這些期望“內化”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例如,在你的生活中,某人可能要求你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依從,你可能逐漸地把這種期望內化,真的認為表現出這種自我克製是你自由的選擇。不過,雖然你在表麵的層次上可能能使自己確信,但在一個較深的層次上,很明顯你放棄了你的心理自由,而服從了他人的要求。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很難掙脫虐待的和破壞性的夫妻關係的原因:他們不把這種關係看作是虐待的或破壞性的,相反,他們可能認為這樣做是他們的自由選擇。

在你全部的社會生活中,這種同樣的心理模式不斷地出現。希望被愛、被人接受、被人尊敬,適應社會整體,得到他人的獎賞,這一切都是人的天性。不過,雖然你可能努力地使自己確信,但是,你在對這些壓力和需要做出的反應的選擇常常真的是不自由的,因為促使你行動的驅動力不是來源於你自身,而是來源於自身之外的力量。這裏的關鍵是你自我意識的程度。

自由選擇要求你能意識到社會的壓力和期望,你能有意識地選擇如何對它們做出反應。但不幸的是,我們這個關鍵的自我意識常常是缺乏的,因此,我們的行為是外部操縱的結果,而不是源於自我的選擇。

大多數人確信,隻要他們不過分地被外部的力量所驅使去做某事,他們的決定就是他們自己的,如果他們希望某個東西,那是他們想要它。但是,這是我們對我們自己存有的一個大的幻覺。我們的許多決定實際上並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由外部給我們建議的,我們成功地說服了我們自己,這是我們所作的決定,但其實我們是在服從他人的期望,被害怕孤獨隔絕和對我們的生活、自由和舒適的較為直接的威脅所驅使。

即使你可能認為你在進行真正的自由選擇,但實際情況可能是,你對內在的或外部的強製力的反應所作的是“虛假的選擇”。因為你沒有意識到對你的行為產生影響的某些因素,所以,你生活在玩偶的幻覺中,你的每一項活動都被你看不見的提線所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