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意甚是機靈,秋波一轉,便對兩位麗人說道:“娘娘,這畫雖不是我作的,隻是這畫中人卻是我。”
燕麗人滿臉怒色:“好你個大膽的謝如意,選嬪作弊,你可知罪麼?”
董麗人眉頭微皺:“燕妹妹,這謝如意看起來倒有些意思,這畫上不是說‘如意解弓’麼?說不準她有些本事,就暫且先饒了她,讓她表演一番來。若是真有些本事,便將功補過也就是了。”
燕麗人見董麗人這般說,自然也不好再多言。這董麗人原對如意有些好感,見眾麗人中,雖不乏國色天資之人,像如意這種率性淳樸的卻是少見。董麗人深知宮中的潛規則,像如意這等心無城府的女子,在這個滿是勾心鬥角的宮裏麵生存最是不易。看到如意,董麗人仿佛看到了剛入宮時的自己,自己那時也是這般純真爛漫。可是現在卻不得不步步為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自己有的時候感到很厭倦,或許這也是她對如意特別照顧的原因。
當然,董麗人也有自己的私心,自己妖媚不及燕麗人,眼見皇上對燕麗人的寵愛日深,自己心內嫉恨,可是卻無能為力。皇上是個好狩獵的人,若是這謝如意真有些本事,到時候舉薦給皇上。皇上若是寵幸了她,像謝如意這等無心計的人,必然要對自己感恩戴德。到時候扳倒了燕麗人,對付一個小小的謝如意還不是易如反掌?
董麗人計上心來,便說:“解如意,你既然說這畫上人是你,那你想必是懂得騎射囉?”
“稟娘娘,如意自小習武,雖不敢言精通,但是百步穿楊也不在話下。”
“好,既是如此,你且表演一番,若是真有本事時,便饒了你的罪。”
如意高興不已:“謝娘娘,如意必當盡力而為。隻是如意有一個小小的要求。”
“謝如意,你怎可如此放肆?”燕麗人神情有些不悅。
“且慢,你且說來。”
“我希望娘娘能借我一匹馬。對射手來說,射箭無馬就如同飲酒無月,沒什麼看頭啊。”
董麗人微微一笑:“好,準了,來人啊,給她備一匹馬。”
謝如意雙手抱拳:“謝娘娘!我這就去準備。”忽然又轉過來對董麗人調皮地一笑:“娘娘,你讓我拿弓可比讓我拿筆容易!”
眾人皆掩口而笑,如意自去準備。
過了一會,隻見她果真一身紅裝,背上背了箭筒,裏麵還有十隻箭。短裝打扮,英姿颯爽,眾人心裏暗暗讚歎不已,董麗人也暗暗點頭。
這時馬也牽來了,卻是馬坊最烈的“胭脂”。原來這燕麗人與董麗人不和,見她一心袒護如意,心內很是不悅,便借口自己身體有些不快,要去散散心為由,暗暗叮囑了身邊的宮女一番。宮女像馬坊報告的時候便說要馬廄裏最烈的馬,燕麗人此舉也是存心要讓董麗人和如意出醜的意思。
這匹馬全身紅若胭脂,而更奇的是通體竟無一根雜毛。據說此馬性情最烈,當時很多馬倌花了整整三個月才降服下來。隻是這馬最是討厭人騎它,被它摔下馬的人不計其數。皇上甚愛此馬,隻因此馬太烈,無人敢騎,心中一直遺憾不已。
說來也奇怪,這馬見了如意,竟像是見了故友一樣,任如意怎麼模它,它都是一副溫順的樣子,連牽馬來的馬倌也連連稱奇。如意摸摸它的頭,又伏在它耳邊跟它說了幾句,那馬竟像是聽懂了似的哼了一聲。如意正欲上馬,卻聽有人喝道:“皇後娘娘駕到!”
董麗人和燕麗人忙起身相迎,眾宮女忙俯身跪倒。
“恭迎皇後娘娘。”
“平身罷,我聽說你們這很是熱鬧,到是想來看看。怎麼,馬也牽來了,這是怎麼回事?”
燕麗人心內暗喜:“這皇後向來最恨徇私舞弊、投機取巧之人,我隻要把實情說出來,到是個一箭雙雕的好事。”便盈盈一拜:“臣妾大膽稟告娘娘,請娘娘饒恕董姐姐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