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Kennedy分類法
第一類義齒鞍基在兩側基牙的遠中,遠中為遊離端即雙側遊離端缺牙;第二類:義齒鞍基在一側基牙的遠中,遠中為遊離端,即單側遊離端缺牙;第三類:義齒鞍基在一側或兩側,鞍基前後都有基牙;第四類:義齒鞍基位於基牙的前麵,即前部缺牙,基牙在缺隙的遠中。除第四類外,其他三類都有亞類。即除主要缺隙外尚有一個缺隙則為第一亞類,有兩個缺隙為第二亞類,依此類推。若前後有缺牙,分類有矛盾時以最後的缺隙為準。
6.各類牙列缺損修複的設計要點
(1)Kennedy一類設計
雙側後牙遊離缺失修複常設計為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支持式義齒,少數情況可設計為黏膜支持式義齒。混合支持式義齒適用於牙周支持組織健康,餘留牙健康可做基牙者。特點是義
齒的支持來自牙齒和覆蓋在缺隙區牙槽骨上的軟組織。設計要點為控製遊離鞍基移動(垂直向、側向),減輕或避免基牙受到扭力,保護牙槽脊健康;減小基牙的負荷。
(2)Kennedy二類設計
應設計成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支持式義齒,使用大連接體或基托分散牙合力,並獲得平衡和固位。還須要設計間接固位體,防止義齒翹動。遊離端側缺失牙三個以上者,遊離端的基牙應設計近中頜支托的卡RPA或RPI卡環。
(3)Kennedy三類設計
①設計要點;此類義齒的牙合力主要由基牙負擔,故缺牙間隙兩側的基牙均要放置卡環及牙合支托,以承受垂直壓力。如牙弓兩側均有缺牙,可用大連接體,使牙弓兩側的鞍基有交互作用。如一側牙弓缺失三個以上牙,前方基牙較弱,可用大連接體,利用牙弓兩側支持,並在對側使用有間接固位作用的卡環。②特點:缺隙兩端均有餘留牙存在,無遊離鞍基,故基牙不受扭力;義齒固位、穩定和支持作用均好,壓痛也少。
(4)Kennedy四類設計
此類設計為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支持式義齒。少數前牙缺失,餘留牙咬合緊;或餘留牙牙冠短,基牙頰麵不能獲得倒凹固位者;患者不願顯露金屬卡環等情況下可設計為黏膜支持式義齒。設計要點:黏膜支持式義齒,應適當擴大義齒的基托麵積,基托的上緣應與天然牙舌麵的非倒凹區接觸,以促進固位和防止食物嵌塞;多數前牙缺失,直接固位體放在第一前磨牙以後的牙齒上,以免影響美觀;近中遊離端缺失,設計要點同Kennedy第一類缺失;前牙為深覆牙合時,應設計金屬基托。
7.可摘局部義齒修複前的準備和牙體預備
(1)餘留牙的準備
餘留牙中的乳牙、畸形牙、錯位牙,對義齒修複不利者可以拔除,有利者可以保留;牙冠嚴重破壞的餘留牙、殘根對修複不利者應拔除,有利者需進行牙髓治療、根管治療等;有保留價值的鬆動牙經過牙周治療,調牙合去除創傷牙合改變冠根比例,或用夾板固定;餘留牙應進行咬合調整以消除早接觸和牙合幹擾,磨除過高、過銳牙尖的邊緣脊,調整頜平麵和牙合曲線;基牙有牙體牙髓、牙周病者應先治療,再進行修複;拆除口內不良修複體。
(2)基牙和餘留牙的調磨
磨除過高牙尖、陡斜麵和銳利邊緣脊;調磨伸長牙;調整倒凹深度和坡度。
(3)支托凹的預備原則
支托凹一般預備在缺隙兩側基牙牙合麵的近、遠中邊緣脊處;若上下頜牙齒咬合過緊或對頌牙伸長,或牙齒牙合麵磨損而牙本質過敏時,則不應勉強磨出牙合支托凹;支托凹的位置盡量利用上下牙咬合狀態的天然間隙,或在不妨礙咬合接觸處;鑄造牙合支托的支托凹應呈三角形或匙形,近遠中長度約為基牙近遠中徑的1/4-1/3,約為牙合麵頰舌徑的1/3~1/2;必要時可磨對頌牙,但不應磨除過多牙體組織。
(4)隙卡溝的預備
隙卡溝指通過基牙與其相鄰頜麵間的牙合外展隙區,隙卡通過牙合外展隙時應不妨礙牙合接觸。盡量利用天然牙間隙,或少磨牙體組織,必要時可磨對頜牙牙尖以便獲得足夠的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