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牙樁核的類型根據材料不同分類為:
①鑄造金屬樁核;②根管釘汞合金核;③根管釘樹脂核;④根管釘玻璃離子核;⑤全瓷樁核,采用熱壓鑄的方式製作。
(2)前牙樁核的要求
①根管預備的要求和普通樁冠的要求相同,其中鑄造金屬樁核和全瓷樁核要製作蠟型,故根管壁不能有任何倒凹,而汞合金,樹脂,玻璃離子樁核在患者口內製作,可以不要求根管壁消除倒凹。②殘冠的處理以盡量保留健康牙體組織為原則,去除盡齲損組織,消除薄壁牙尖。針對牙體組織保留的多少,分別設計短頂帽和長頂帽。③冠樁外形要求按照烤瓷全冠牙體預備的要求製作,軸壁光滑無倒凹,兩鄰麵稍向切端內收核的四周留出足夠的外層冠的厚度空間。④樁核頸緣設計按照外層冠的要求,如為金屬烤瓷冠,唇緣牙體預備形式可為135。肩台或凹麵,止於齦溝內0.5mm;如為全瓷冠或硬質樹脂冠,則應選擇90°肩台。各麵肩台寬度,唇側不少於1.0mm;鄰麵不少於0.5mm,必須連續。⑤對於美觀要求極高的前牙全瓷冠修複,推薦使用瓷樁核。
七、3/4冠
1.3/4冠適應證與禁忌證
(1)前牙3/4冠的適應證與禁忌證
前牙3/4冠是用鑄造合金製作而成,強度高、耐磨損,唇麵基本不暴露金屬或暴露很少,適用於下列情況。
①咬合緊、牙合力大、深覆牙合、超牙合小的前牙鄰麵或切角範圍不大的缺損,不能或不適合做烤瓷冠、光固化罩麵等修複者;前牙固定橋的固位體,基牙為活髓牙或不宜做其他固位體者;需做固定夾板或咬合重建者。②3/4冠的軸溝又稱鄰溝,對固位有重要作用,凡舌麵缺損嚴重及鄰麵無法預備出具有足夠抗力形和固位形者,牙髓病、尖周病未徹底治愈者也不能做3/4冠修複。
(2)後牙3/4冠的適應證與禁忌證
①後牙舌、牙合麵缺損、舌尖折斷等修複不宜做全冠或充填治療者。②牙合麵缺損或需要恢複咬合者。③固定橋的固定體。④牙周固定夾板或多個後牙牙合重建。
2.前牙3/4冠的牙體預備
①鄰麵預備。目的是為3/4冠預備出足夠的鄰麵間隙,消除覆蓋區倒凹,保證冠順利就位。要求兩鄰麵在切齦方向相互平行或在切端方向稍聚合2~5°,預備的間隙視鄰麵倒凹大小及冠的解剖學形態而定,一般不少於0.5mm在唇舌向與鄰麵外形一致,唇側邊界止於自潔區。②切斜麵預備。目的是為了使3/4冠切端部分能保護邊緣,使修複體有一定的厚度,而又盡可能少暴露或不暴露金屬,使修複體在前伸牙合時無幹擾。要求上前牙切斜麵由唇側斜向舌側,下前牙由舌側斜向唇側,近遠中方向形成平麵,與牙軸呈45°角。③舌麵預備。要求在正中、前伸牙合時,患牙舌側有0.5mm間隙,軸壁無倒凹。預備分兩段進行。從舌隆突至齦緣消除倒凹,並預備出0.5mm間隙,從切斜麵至舌隆突均勻磨除0.5mm,以保證修複體的強度和牙冠的正常外形。④鄰溝預備。鄰溝的主要作用是阻止3/4冠舌向脫位,預備時應從鄰切線角的中點開始,方向與牙冠唇麵切2/3平行,位於鄰麵唇1/3與中1/3交界處。鄰溝的深度為1mm,由切端向齦端逐漸變淺。其長度根據牙冠的長度、倒凹情況和固位需要而定,溝越長固位越好,兩鄰溝應相互平行,或稍向切端聚合。⑤齦邊緣預備及精修完成3/4冠鄰舌麵的齦邊緣預備與鑄造全冠相似,做帶斜麵肩台預備。後牙3/4冠的牙體預備
(1)牙合麵預備
①牙合麵應預備出0.5~1.0mm的間隙。②在頰側牙合緣脊外形成小斜麵或小肩台。③冠牙合邊緣終止於牙合緣脊稍下以保護牙尖。④若牙合麵缺損或有齲壞,應按鑄造全冠牙合麵預備。⑤牙尖正常時,冠的牙合邊緣也可不覆蓋頰、舌尖。
(2)牙合溝預備
①先沿中央溝磨除寬深約1.5mmx1.5mm的溝。②再修出底平壁直的外形。③並與兩鄰麵軸溝相連。④溝緣銳邊修圓鈍。
(3)鄰溝預備
①後牙牙冠鄰麵一般較短,為增加鄰溝長度,可將鄰溝預備在鄰麵頰側1/3與中1/3交界處,鄰溝方向應與軸壁平行。②溝深與寬度均應大於1mm,各壁應平直。③如鄰麵有缺損,可預備成箱形。④必要時鄰麵還可增加鄰溝數目,或牙合麵增加釘洞固位形。
八、牙體缺損修複體的完成
1.試合
試合是指修複體製作好之後,在口內試戴,檢查修複體是否達到了設計要求和質量要求。
①檢查修複體。將修複體洗淨,#細檢查是否完整,有無缺損、皺褶、砂眼或者縮孔,粘固麵如有金屬瘤、石膏、拋光劑等,應用砂輪或車針去除。②就位。將人造冠戴人預備過的患牙上並達到正確位置稱為就位。③檢查人造冠的齦邊緣。長短:人造冠齦邊緣長短合適的標誌是,冠完全就位後,到達設計的位置;密合:人造冠邊緣與牙體組織間應無明顯縫隙,允許的微小間隙不超過0.1mm;外形與牙體一致:若人造冠齦邊緣與牙頸部肩台外形不一致,可能造成菌斑附著。④檢査外形及鄰接。人造冠的外形應該符合生理要求及解剖特點,其形態、大小、顏色盡量與對側同名牙一致,並與鄰牙協調。各外展隙和鄰間隙應清晰,有利於食物排溢和保持齦乳頭健康。牙合麵、軸麵外形應符合修複原則。⑤調牙合。應在人造冠完全就位後進行,使修複體在正中牙合均有正常的咬合接觸,並且與牙周支持組織相適應。⑥患者試戴觀察。修複體試合滿意後,一般應做永久粘固,但如果患牙有輕微牙髓、牙周反應,或因對頌牙伸長,調牙合有困難,或一次戴修複體數目較多,顳下頜關節、肌不協調,患者對修複體質量、效果不滿意者,可用暫時粘固粉粘固修複體,觀察一段時間,待滿意後再做永久粘固。
2.拋光
(1)磨光、拋光的目的
磨光、拋光是在修複體試牙合後,粘固之前進行。修複體表麵高度磨光、拋光可提高其耐腐蝕性、生物相容性和自潔作用,患者感到舒適、美觀。
(2)磨光、拋光的要求
①應在試聆完成後,咬合關係、外形、鄰接均滿意之後進行。②應遵循細砂輪修平,橡皮砂輪、濕砂布輪磨光,幹拋光布輪拋光,即由粗漸細的過程,不得省略中間的操作步驟。磨光麵不應有任何粗糙麵和紋理,反光均勻一致。③金合金用氧化鐵拋光劑拋光,其他合金用氧化鉻拋光劑拋光。
3.粘固
粘固是用粘固劑將固定修複體固定在患牙上的過程。粘固劑在人造冠的固位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患牙固位形、抗力形不良,密合性不好的條件下,正確地選擇好粘固劑,準確地進行粘固操作,對修複體的固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粘固劑的選擇與使用
傳統的粘固劑磷酸鋅粘固粉對牙髓刺激較小,是電、熱的不良導體,但對牙體和金屬材料的粘結力較低。聚羧酸鋅粘固粉對牙髓刺激作用小,粘結力較高。樹脂類粘結劑近10年來也開始用於粘固修複體,其粘結力強,不溶於水,封閉性好,但應注意冠邊緣殘餘粘結劑刺激齦組織的問題。不論哪種粘固劑,均應在有效期內使用,嚴格按說明使用。其最大被膜厚度一般不得超過30mm,否則會增加被膜厚度而使修複體粘固後加高咬合。
(2)粘固前修複體的處理
修複體在試合滿意以後,應仔細清洗,去除油汙、殘留的拋光劑及切割碎屑。用75g酒精消毒、吹幹。若修複體固位不良,便應作如下處理:粘固麵噴砂處理;電解蝕刻;金屬表麵激活劑、偶聯劑的使用;若修複體與牙體十分密合,可在粘固前將粘固麵預備出一縱向小溝,以利於多餘粘固劑排溢,防止加高咬合。
(3)粘固
以棉球或者橡皮障隔濕,用75%酒精消毒,以熱空氣幹燥牙麵。調合粘固劑,分別放在修複體粘固麵和牙體預備的溝、洞、釘洞或根管內,並在牙體頸緣塗布少許,修複體按就位道方向就位,前牙用手指加壓或用木棒輕輕敲擊加壓,後牙則在牙合麵墊一棉卷,讓患者緊咬。然後去除棉卷,仔細檢查冠邊緣,確實到位後,對冠再持續加壓3~5分鍾。若用樹脂類粘結劑,在冠就位後用小棉簽、探針或牙線將多餘粘結劑立即刮除,並仔細清理齦溝與鄰間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