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富和尚百般阻撓,但窮和尚卻堅持自己的想法,他覺得沒必要再跟富和尚較真下去,既然有這想法,幹脆就盡早行動。就這樣,第二天一早,窮和尚就帶著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出發了。
轉眼,一年的時間過去了,窮和尚終於到達了南海——這一片他夢想中的聖地。兩年之後,窮和尚從南海返回了寺廟,伴隨他的,依然是一個水壺、一個飯缽。由於在此次去南海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知識,窮和尚回到寺廟之後很快成了一個眾人擁戴、德高望重的和尚。而那個富和尚還在暢想著去南海該有怎樣一番勝景呢!
兩個和尚都希望去南海,但是富和尚卻一直在“準備”之中,沒有付諸行動,而窮和尚則想到便做到了。兩個和尚具有同樣的眼界,隻是富和尚太過“精明”,把種種困難險阻想了個清清楚楚,而不願涉險;窮和尚卻半智半愚,適當地忽略了可能遇到的困難,才實現了夢想。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不難認識到,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勇氣和行動。勇氣,是指放棄和投入的勇氣。一個人要為某個夢想而奮鬥,就一定要放棄目前自己堅守的某些東西。行動,是指一旦確定了值得自己去追求的夢想,就一定要全身心付諸行動。要知道,心想不會事成,隻有心想到,並且做到,才有事成的可能。所以,讓自己適當地少一些想象,而多一些行動吧!多數成功者都不隻有夢想,更有行動,並且會孜孜以求,一直堅持。隻有這樣,才會實現理想,邁向成功的巔峰。
在一座叢林裏,幾隻猴子在議論紛紛。其中一隻猴子慷慨激昂地說道:“憑著我這強健的體魄,用不了3天,我一定能誇過這座山,到山的那一邊吃到美味的桃子。”
旁邊的猴子們很不服氣,不屑地說道:“別做夢了,別說3天,就是一星期你也未必能跨過這座山去!”那隻猴子一聽這話,便和其他猴子們爭論起來。就這樣,爭論了3天的時間,最後這隻猴子泄氣了。
此時,另一隻猴子得意洋洋地說:“對於翻越這座高山,我已經有了周密的計劃,我肯定能翻過去,到時候山那邊美味的桃子就都歸我所有啦!”眾猴子同樣不買它的賬,紛紛說道:“這恐怕太困難了,一路上會有很多凶險的,有山崖,還有餓狼出沒,你這麼弱小,很容易沒命的。”起初,這隻猴子和第一隻猴子很像,也是不服氣,和大家爭論不休。後來,這隻猴子看看直入雲霄的山峰,想想路上可能遇到的餓狼,也膽怯了,於是,它也選擇了放棄。
就在這時,大家猛然發現有一隻不起眼的小猴子正一步一步地爬向山峰,猴子們怕這個小弟弟出危險,就衝它大叫,讓它不要冒險,趕緊下來。小猴子卻不聽那一套,它大聲說道:“我隻是想站得高點,看看山坡上的青草。”於是,眾猴子放心地散開了。
過了十來天,猴子們都沒有去留意那隻翻越山峰的小猴子,直到有一天,它們看到小猴子從山峰下一步步走下來,懷裏抱著一些又大又紅的桃子。
雖然所有的猴子都想吃到美味的桃子,雖然它們中間也不乏周密計劃者,但是卻因為沒有付諸實際行動而讓計劃隻是計劃,永遠變不成現實。這隻小猴子雖然沒有高人一等的眼光,但是它知道付諸行動,也隻有付諸行動,才會翻越山峰,吃到美味的桃子。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沉浸在精明地計劃之中,卻少了一點愚公移山的實幹精神。因為少了一半的愚,夢想就成了空想。
古人雲:行勝於言。說得再好,想得再好,也不如切實可行的行動來的實際。唯有行為和結果才能為我們的付出做出證明,為我們所說的話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這個世界上沒有空中樓閣,成功靠的就是目標、行動和堅持3種力量的結合,隻有這樣,才能得償所願,才能成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