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可以俗,以高見底才是雅(1)(1 / 3)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或許都隱藏著一個邪惡的“小我”,它會在某些不經意的時候出來搗亂,以致讓我們展現出不太美好的一麵。但我們人生的導向不能偏頗,不能被浮躁的功利局限了視野,否則我們將很難有所進步,更談不上成功。

嘲笑別人,乃是無知的表現

“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著名作家史鐵生曾這樣說道。的確,很多時候,美與醜、愚與智都是相對而言的,一個人的醜映襯出其他人的美,一個人的愚昧映襯出其他人的智慧,一個人的無知映襯出其他人的博學。

而嘲笑他人者,恰恰屬於無知之列。因為這種人自以為是,沒把別人放在眼裏,卻不知別人懂的他未必懂,別人能做到的他未必做得到。

我們也並不否認,嘲笑他人是人性的弱點之一,或許在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會有這樣的情緒。但是,我們要想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就要學著讓這些弱點停留在“半路”,而展現出來的,是一副謙虛、自然的狀態。如果不能克製自己嘲笑他人的弱點,那麼最終難堪的,或許還是自己。

在發現新大陸不久後,航海家哥倫布應邀參加了一個慶功會。與會人員紛紛向哥倫布表示祝賀,同時也發出由衷的讚歎。而其中有一位驕傲的貴族卻很不服氣,他很想讓哥倫布在這次活動上出醜,同時也展示自己有多麼的了不起。

活動進行中,那位驕傲的貴族故意扯大嗓門說道:“不就是發現新大陸嘛,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的,大家想想看,哥倫布不過就是坐著船一直往西走,往西走,隨後在海洋中碰巧遇到一塊陸地而已。這種事放在我們任何一個人身上都能夠實現,隻要你願意坐一艘船,一直不停地往西走,你也會有這個根本不值一提的發現。”

見這個貴族如此口出狂言,正在推杯換盞的人們開始紛紛議論,有的說這個人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也有的說他說的也在理兒,哥倫布的確就是坐船向西,然後發現了一塊陸地。

對此,哥倫布卻沒有絲毫的不滿和尷尬,他向大家微笑了一下,然後隨手從桌子上拿起一枚煮熟的雞蛋,對大家說:“請在座的各位試一試,看誰能使雞蛋的小頭朝下,並豎立在桌子上。”每一張桌子上都有幾顆雞蛋,於是人們紛紛拿起雞蛋試了起來。

可是,大家想盡辦法,也無法將雞蛋豎立起來。這時候,那位驕傲的貴族又開口了,他說道:“要想讓雞蛋在平滑的桌麵上豎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你把桌子挖個洞。”聽完他的話,哥倫布依然沒有絲毫動容,而是拿著手中的雞蛋在桌子上輕輕一敲,雞蛋便穩穩地立在桌子上了。

這一幕,先是讓眾人一愣,繼而便報以熱烈的掌聲。那個貴族依然不服,對哥倫布說道:“你這種方法根本不能算本事,誰把雞蛋敲破,都能把它立起來。”

哥倫布聽了,衝那位貴族微微一笑,然後很有風度地對在座的人們說道:“沒錯,世界上的很多事,往往都是看起來很容易,但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當我做過之後,你才恍然大悟。”這時候,隻見那位高傲的貴族終於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不再言語了。

這位自以為是的貴族試圖用嘲笑和挖苦來讓哥倫布難堪,隻是他沒想到的是,人家輕輕鬆鬆就把他給“鎮住了”,反而顯得他太愚昧無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類似這位貴族這樣的人,並不鮮見。他們似乎覺得嘲笑別人是一種樂趣,是一種展現自己本領強於他人的途徑。

從心理學上講,這種現象主要是受到三種心理效應而產生的。一種是排斥心理,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們都會有意識地尋找自己的群體,而對於不是自己群體中的人就會產生嚴重的排斥心理。所以,當群體中出現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的時候,他們就馬上會成為被排斥的對象。而嘲笑作為排斥的一種常見方式,也就自然會被派上用場。另一種心理就是嫉妒心理。當別人做出了一定的成績,而自己沒能做到,便產生強烈的嫉妒情緒。於是,當時機合適的時候,就試圖用嘲笑、諷刺等行為來挖苦對方,讓對方難堪,同時也讓自己獲得因為嘲笑他人而帶來的快感。第三種是源於從眾心理。當一個群體中出現被排斥的對象時,即便有一部分人並不對其排斥,或者排斥度不高,也不想嘲笑人家,但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異類”,也會加入嘲笑的行列。

無論出於哪種心理,嘲笑別人都是一種素質不高的體現,素質高的人是不會嘲笑別人的。有一次,幽默大師馬克·吐溫先生參加一個宴會。席間,他禮貌地對一位貴婦說:“夫人,你簡直太美麗了!”沒想到,那位高傲的婦人卻說:“真不好意思,馬克·吐溫先生,遺憾的是,我沒法用同樣的話來回答你。”馬克·吐溫微微一笑,說道:“沒關係的,夫人,你其實也可以像我一樣說句假話嘛!”

不用問,那位夫人肯定被氣得不行了。可是,這又能怪誰呢?人家誇她,她卻嘲諷別人,最後換來別人犀利的“回敬”,豈不是自找苦吃嘛!

Linda是一位時尚白領,追求時尚是她日常生活的重頭戲。由於家境不錯,再加上自己長得也不錯,Linda一直是公司裏的頭號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