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看了這一場爭鬥甚是感慨,說:“如果兩者同時撲向獵物,而不是撲向對方,然後平分食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同時走開,一起放棄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中一方走開,一方撲向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互相鬆開,兩者也都不會死。”心靈悟語由於某些原因,人們往往把本該具備的謙讓轉化成了你死我活的爭鬥,而生活中的各種悲哀也常常是由爭鬥而起的。謙讓是一種美德。凡事爭則不足,讓會有餘。讓一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和諧,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好。凡事都要有度佛下山遊說佛法,在一家店鋪裏看到一尊釋迦牟尼像,青銅所鑄,形體逼真,神態安然,佛大悅。佛想:若能帶回寺裏,開啟其佛光並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鋪老板要價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見佛如此鍾愛它,更加咬定原價不放。

佛回到寺裏對眾僧談起此事,眾僧很著急,問佛打算以多少錢買下它。

佛說:“500元足矣。”

眾僧唏噓不止:“那怎麼可能?”

佛說:“天理猶存,當有辦法,萬丈紅塵,芸芸眾生,欲壑難填,得不償失啊。我佛慈悲,普度眾生,當讓他僅僅賺到這500元!”

“怎樣普度他呢?”眾僧不解地問。

“讓他懺悔。”佛笑答。眾僧更不解了。佛說:“隻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第一個弟子下山去店鋪裏和老板侃價,弟子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

第二天,第二個弟子下山去和老板侃價,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這樣,直到最後一個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時所給的價已經低到了200元。眼見著一個個買主一天天下去、一個比一個價給得低,老板很是著急,每一天他都後悔不如以前一天的價格賣給前一個人了,他深深地怨責自己太貪。到第十天時,他在心裏說,今天若再有人來,無論給多少錢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佛親自下山,說要出500元買下它,老板高興得不得了——竟然反彈到了500元!當即出手,高興之餘另贈佛龕台一具。

佛得到了那尊銅像,謝絕了龕台,單掌作揖笑曰:“欲望無邊,凡事有度,一切適可而止啊!善哉,善哉……”心靈悟語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度,這個度就是做事的分寸。尤其在某些欲望麵前,更應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無數事實已證明:欲望過度,得到的往往越少。

不要看重表麵的浮華

一隻貓飽餐了一頓,顧不上洗臉,打了一個嗬欠,呼呼睡著了,鼻子上還沾著奶油呢。這時一隻饑腸轆轆的老鼠,尋著奶油的香味,來不及看清周圍的境況,莽莽撞撞張開嘴就咬,“哎喲!”一聲慘叫,被疼痛驚醒的貓,還沒弄清怎麼回事,就嚇唬得早已逃之夭夭了。消息傳開,這位莽撞的老鼠在鼠國家喻戶曉,它被同伴們視為無畏的勇士,於是它便成了鼠類的驕傲。

“您為我們出了一口氣,以前隻有我們見貓逃的事,今天竟然是貓逃走了。在我們鼠類曆史上還是第一次,您將永垂史冊。”老鼠國的所有成員都誇獎它說。

從此,無論這位鼠英雄走到哪裏,哪裏都有鮮花和歡呼圍繞,還有漂亮的鼠小姐們對它頻送秋波,脈脈含情。就這樣,這位英雄也慢慢地相信自己真的是貓的克星,不知不覺就變得趾高氣揚來。

誰知沒過多長時間,這隻鼠勇士又碰上了那倒黴的貓,它暗自高興,這次又可以大顯身手了,再給貓一個重創,抓瞎它的眼睛,用更大的勝利贏得更高的榮譽與尊敬。可是它怎麼也沒料到,自己怎能是貓的對手?這次不僅沒逮著便宜,反而被對方咬得遍體鱗傷,尾巴也被咬了半截。若不是僥幸憑借故點機靈,險些性命都難保了。

這倒黴的消息也不脛而走,又轟動了整個鼠國。這次大家卻不是用鮮花和歡呼迎接它,取而代之的卻是鋪天蓋地的咒罵和唾沫:“懦夫!小醜!真是丟臉!……”

往日的英雄再沒有人理睬,別說老鼠姑娘們的青眯,就是走路也得藏著半截尾巴,低著腦袋。心靈悟語不要看重事物表麵的浮華,更不要過於重視名利的得失。做什麼事都要量力而行,做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是聰明人。麵對外來的批評和讚美,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為一點小事而生氣一隻駱駝在沙漠裏跋涉著。正午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曬得它又餓又渴,焦躁萬分,一肚子火不知道該往哪兒發才好。

正在這時,一塊兒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腳掌略了一下,疲累的駱駝頓時火冒三丈,抬起腳狠狠地將碎片踢了出去。卻不小心地將腳掌劃開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鮮紅的血液頓時染紅了沙粒,升騰起一股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