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心靈史05(1 / 3)

永遠不做大多數

不要誤會,這並不是一句自我標榜的話,永遠不做大多數,是因為我成不了大多數。王小波曾經說過,大多數人在說話,少數人在沉默;大多數人幸福,少數人痛苦。所以,我曾經很熱切地希望我能成為大多數,可是我失敗了。我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這種與眾不同不是我驕傲的資本,而是我前進的動力。所以,我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在自己的道路上勤奮著。我始終相信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認為你的道路是正確的,你一定要勇敢地朝前走,不要瞻前顧後,不要東張西望,即使前麵有很多荊棘有很多坎坷,即使你跌倒了很多次,但你始終是前進的。有時候,我寧願自己做一隻蝸牛。

與生俱來的憂傷注定我這一輩子都離不開寫作

我想,我這一輩子都無法忘掉我童年時代一個憂傷的場景,對一般人來說,這是一個再也普通不過的場景,然而,對於我,卻不是。

那應該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午後暖暖的陽光掠過湖麵,帶起一陣美麗的漣漪。我歪歪斜斜地靠在斑駁、蒼老的石灰牆上,我的目光是慵懶的而且遊移不定,我看見一隻狗眯著眼睛淌著涎水安詳地打著盹,一隻花白母雞和一隻脊背上一撮毛掉了的大紅公雞在無聊地刨土。一輛破舊的板車,它的兩隻胳膊已經斷了,它的下半身由於長期處於積水塘裏而生出了苔蘚,這輛破舊的板車或許有著輝煌的過去,而此刻卻如一個苟延殘喘的垂垂老者靜靜地等待著它最後的歸宿,死亡或毀滅。我不忍心再看板車了,於是我把目光又轉移到了在天地之間靜默的瓦屋,與瓦屋僅隔一條羊腸小道的泥坯房,積水塘出口處的一叢竹林,當然,還有我眼皮底下的陰溝。隻是,隻是,我看遍了所有我能看見的東西都始終沒有看見一個人或者一個人在羊腸小道拐角處突然的出現。

這時候,一陣稍微大一點的風夾雜著竹葉與竹葉摩擦的聲音拂麵而來,那一瞬間,我幼小的心靈就產生了悵然若失的感覺,一種莫名的、強大的、濃重的憂傷像冬天的大霧一樣裹住了我。我像是被整個世界離棄了一般,全世界的人都離我而去了,隻剩下我一個人獨自咀嚼著孤獨的滋味。人呢?人都哪裏去了呢?我的目光再一次停留在那破舊的板車上,想象著自己總有一天會像那輛板車一樣落魄、潦倒,心裏就愈發沉重難過起來,我竟然不知不覺為那輛板車也為自己灑下了一行童年時憂傷的淚水。

多年後的今天,我向朋友描述那個憂傷的場景時,他們聽了,對我抱一種理解而寬容的微笑,說,你現在看起來是很憂傷,但你那時肯定沒有這種感覺,你隻不過把現在的憂傷強加給當時的你罷了。那時候,我並不會把憂傷與寫作聯係起來,但是現在我卻明白了,這是一種深刻的潛在的表達欲望,這種欲望一旦被引發出來,它的衝擊力和持久力是不可想象的。

其實我小時候是很調皮的,什麼樣的壞事都做過,學習成績也不好,隻知道玩。老師常常把我的母親叫到學校,每當這時我心裏很害怕,甚至對課堂產生了恐懼症。雖然很調皮,但我內心的憂傷始終沒有改變。與生俱來的憂傷,對事物的敏感常常莫名其妙地爆發。促使我的性格發生改變的,是我的母親在我九歲那年離開了我,一年後我的父親也去了雲南,直到現在也沒有回來。我突然一下子變成了孤兒,一下子變得很安靜。這種遭遇促使我的性格變得很內斂。從此以後我不再和夥伴們玩耍,不再有歡聲笑語,總是一個人,很孤獨,很寂寞,有很多話要說,卻無法說出口。

事實上,在我的整個小學階段這種欲望一直像火山一樣深埋在心底,而且那時候我的語文成績是很差的,相反我的數學成績要好多了。我記得我小學四年級那年,我一個人從鄉下跑到縣城裏的新華書店買《安徒生童話》,那是我所有的壓歲錢。買了書以後,我才知道我沒有錢坐車回家了。幸運的是,那時候我長得不高,售票員放過了我。後來我把這件事情寫成了作文,得到了老師的表揚,這是我整個小學階段在語文課上得到的惟一一次表揚。

我的親人和我的朋友都無法把現在的我和小時候的我聯係起來,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我會成為一個作家,有時候我自己也無法相信,曾經語文成績那麼差的我怎麼會走向這條道路呢?惟一的解釋就是,與生俱來的憂傷注定了我這一輩子都離不開寫作。或許,冥冥中老天自有安排吧。我是一個相信宿命也相信追求的人。

初中的一次獲獎點燃了我的夢想

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很多偶然,有些偶然會改變你的一生。

初中的時候,孩提時的頑劣在我的身上蕩然無存,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裏我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我總是那麼安靜,很少有笑容,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幾乎不和同學們說多餘的話。很多人都說,我是一個怪人。但我的學習成績掩蓋了我所有的缺陷,我的學習成績多次都是年級前十名,所以我仍然是一個被同學們喜歡和羨慕的人。

初二的時候,學校舉辦第一屆“校園杯”作文競賽。當時,我得知這樣一個消息時並不怎麼激動,我也沒有想過要參加。但是,我不得不參加,因為班主任點名班裏學習成績前十名的同學必須參加。那時候,我的叛逆性比較少,也隻得默認了班主任這一無理的要求。就這樣,我被逼上了梁山。

初二的我已經有了很強的自尊心,既然要參加競賽,就一定要努力贏得比賽。更何況在同學們眼中我本來就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所以我就更不應該讓他們失望。我從來沒有如此認真地對待一篇作文,我買了一些資料,看了很多範文,想了很多往事,想了很多人,最終確定要寫一篇關於我奶奶的作文。

我說過,我十歲那年父親也離開了我,我一下成了孤兒,後來我就一直和我奶奶生活。在我幼小的童年,在我最悲傷的時刻,奶奶給了我所有失去的愛。這輩子我最感激的是我奶奶,最愛的也是我奶奶。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我都會這樣鼓勵自己,即使你不為自己,也要為你奶奶堅強地活下去。

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我的真情打動了評委老師,我的作文《白發祖母》竟然得了一等獎。我隻是在認真地完成班主任交給我的一項任務,我隻是把我對奶奶最真實的情感寫了出來,而我卻得到了如此巨大的意外和驚喜。我記得等同學們都走光以後,我一個人在紅榜麵前看了很久,有那麼一刻我覺得那上麵的名字不是我的,可能是另外一個與我重名的人。但班主任的正式通知和同學們的相互傳言證實了這確實是真的。

語文老師飽含深情地在班裏朗誦了我的那篇作文。我當時由於不好意思一直低著頭,等老師念完的時候,我抬起頭卻看見了她眼裏的淚花。這時候,我又聽見了有人在小聲地啜泣。那一刻,我自己也被感動了,我從來沒有覺得一篇好的作文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寫作是這樣一件能打動人的事情。從那一刻起,我的夢想被點燃了,我在心裏暗暗決定,從今以後,一定要好好寫作,一定要努力寫作。

年少的輕狂讓追逐夢想的腳步變得輕快而愉悅。我開始瘋狂地閱讀文學書籍,學校裏的圖書館滿足不了我的需求,我就去縣裏的圖書館。在那裏,我閱讀了大量的文學類期刊,逐漸萌發了投稿的念頭,我不辭辛苦地把雜誌社的地址一一抄在筆記本上。現在回想起來我都覺得不可思議,那時候我不知道哪來的精力和動力,投出去的稿件如斷線的風箏杳無音信,可是我竟然還那麼執著。不過說來也怪,自從我的作文獲獎後,我的語文成績也扶搖直上,以後的每一次作文都被老師當做範文念給大家聽。這些喜悅雖然微不足道,卻在我投稿失敗的同時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