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孩子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名科學家,這時,父母就可以這麼跟他說:“一名科學家,要掌握各種綜合知識,還要具備多方麵的能力。你現在隻是一名小學生,未來還要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學,隻有不斷努力,在求學的過程中不斷進娶不斷奮發圖強,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讓孩子認識到,希望和理想不是想想就能實現的,必須要通過不斷地努力和進取才能一點點靠近,從而喚醒自己進取的意識。
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鼓勵,用鼓勵喚醒孩子的進取心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一個積極進取的人,這對其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會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從小就讓孩子擁有這種進取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對於3、4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段時期是其個性、習慣定型的關鍵期,因此不像之前那樣對什麼事情都充滿熱忱,甚至會變得很“懶惰”:懶於學習,懶於做家務,懶於學新知識……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在表示“理解”的同時,要多給其一些積極的鼓勵。
例如,當孩子懶於學習的時候,家長不妨這樣說:“寶貝兒,爸爸(媽媽)相信你如果再努力,再積極一些的話,會取得比現在更為優異的成績。我們也相信你一定是一個在學習上積極進取的好孩子,對嗎?”家長這樣說一方麵是鼓勵孩子,另一方麵其實也是在給其戴“高帽子”。這樣一來,孩子會因為家長對自己的鼓勵和信任,而不好意思再繼續“懶惰”,從而打起精神來積極努力,進取心也會慢慢培養起來。
“永遠支持你!”——給予3、4年級孩子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擔當著重要引路人的角色。當其遇到困難或者不知往哪裏走的時候,父母的一點提醒,就會讓他們豁然開朗。雖然父母的引導很重要,但是家長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孩子的路還是要其自己獨立去走,家長不可能永遠為其指路。所以,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家長也要學會放手,尊重並理解孩子自己的意願,以此來支持他。
3、4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思考問題的思維和方式,對於某些事情他們也會有一些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因為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不同,會與家長想的有一定的差距。雖然在家長看來,孩子的想法是不成熟的,但是也不能隨意就予以否定。隻要不是特別“糟糕”,家長就應該學著尊重和理解孩子,告訴他:“永遠支持你!”雖然隻是一句簡單的話語,但是帶給孩子的除了家長的愛之外,還有無限向前的動力,這也是3、4年級孩子最需要的。
作為家裏的獨生女,亞新從小就受到了父母無比的關心和愛護。從其上小學1年級開始,父母便成了亞新成長道路上的“指路人”,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父母都會給亞新指明“道路”,她隻要按照父母所指的去做就可以了。對此,亞新的父母經常說:“孩子現在還小,很多事情都不懂,我們做家長的就應該幫著點。”就這樣,因為有了父母的“幫助”,亞新在成長的道路上可謂“順風順水”,即使遇到一些問題,她也總是習慣性地依賴父母的意見。
現在亞新上4年級了,隨著心智發育的成熟,以及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提高,她對父母這種事事“幫助”自己的做法有些厭倦了。在亞新的意識裏,自己已經不是1、2年級的小孩子了,她渴望獨立,渴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因此,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她不再主動與父母商量,而是開始“擅做主張”。
例如亞新想報一個架子鼓學習班,父母卻以“女孩子學架子鼓不像話”為由,堅持讓其學舞蹈。如果是以前,亞新一定會聽從父母的安排,但是現在她對父母的“幹涉”非常不滿,並堅持自己的想法,請父母理解和尊重自己。看到女兒現在變得這麼倔強,亞新的父母非常生氣,說:“我們還不是為了你好嗎?怎麼你現在變得這麼不懂事、不聽話了啊?”親子關係鬧得很僵。
以上這個例子可以反映出以下幾個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3、4年級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
因為習慣給孩子“指路”,家長對孩子的想法不予理解和支持。
家長沒有認識到3、4年級孩子的發展特點,習慣性地對其進行“幹涉”。
現實生活中,像案例中亞新的父母那樣事事替孩子“做主”的家長有很多。雖然這是家長愛孩子的表現,但是也應該意識到,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發育,有自己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作為家長,應該對孩子的這一“變化”多一些理解和尊重,讓孩子在家長的鼓勵和支持下健康成長。
尊重孩子的想法,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長
沒有人懷疑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沒有人懷疑父母為孩子的付出,雖然很多時候父母逼迫其去做某些事也的確是為了孩子著想,卻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樣做會傷害到孩子,同時這也不是尊重孩子成長的表現。作為3、4年級孩子的家長,父母必須認識到,孩子已經不是1、2年級時候那個事事需要自己操心的小屁孩了,他們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作為家長應該予以尊重。要知道,尊重孩子的想法,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長。
例如上述案例中亞新想學架子鼓,父母就該明白這是孩子自己的想法,雖然在家長看來這難以讓人接受,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就不能再強迫其學舞蹈,而是應該對孩子的這種想法表示理解和尊重,告訴孩子:“這是你自己的決定,我們永遠支持你,也希望你不要讓我們失望。”家長如果是這種態度的話,孩子學起來不僅能夠保持輕鬆的心態,同時也會因為家長的支持,全力以赴去做好這件事。
理解和尊重是父母送給3、4年級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我們是為了你好”“你應該理解我們的心情”當孩子與父母的想法或者觀點不同時,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性地拋出這些話語來極力“說服”孩子聽從自己的意願。即使有時候孩子會出於種種考慮,向家長“屈服”,但是家長有沒有考慮過孩子自己的感受?要知道,3、4年級的孩子渴望獨立,渴望被尊重,即使他們麵對不成熟的想法,家長也應該理解和尊重。對孩子來說,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什麼禮物能比得到家長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讓他們感到高興和珍惜的了。
所以,當孩子上了3、4年級之後,家長就要學會放手,不要再時時刻刻扮演孩子“指路人”的角色,而是把決定權交給孩子,無論艱難或者順利,都應該讓孩子自己去闖一闖,以此來表達對孩子的支持。當家長完全放手之後,你會發現,孩子在你的理解、尊重和支持下,會表現得更為優秀和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