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通往成功的踏腳石(1)(3 / 3)

根據對哈佛畢業生的調查結果,課外的公益活動、參加俱樂部、打工等經曆,在學生選擇學科時會發揮重要作用。加入各種團體,還是學習與人相處之道的好機會。

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會有很多快樂,但也難免有失望和摩擦,甚至受到傷害。不過,通過這樣的過程,可以讓你學會觀察人,看待人生的視角也會更廣闊。

從韓國的一所外國語高中畢業,進入哈佛大學的金至煥和李俊行的經曆就很有趣。

金至煥從初中開始,就很關心環保問題,並且加入了環保運動聯盟,負責青少年的環保宣傳工作。他曾作為代表參加過在荷蘭舉行的生物物種多樣性會議,還參與過公益醫療服務隊的工作,這些都寫在了他的入學報告中。

李俊行的報告中記述了他在貧困地區支教的經曆,還特別提到了他繪製的英語童話《江水》和《幸福村莊的蘋果》,這些記錄了他與那些貧困人士在一起時的寶貴體驗。

學曆固然很重要,但積極的公益活動,也是做人生的優等生所必需的。

通過這些活動,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的人,在進入社會以後,成為領軍人物的可能性會更大。

2.祝福那些向失敗發起挑戰的人

在哈佛大學裏,因為要學習的科目太多,我隻能是把時間分割使用。每周要讀大約6本書,還要準備發言、考試,幾乎忙得沒有空閑。

不過,即使是這麼忙碌,小學時讀過的武俠小說中宣揚的東方哲學和東方的古籍,還是讓我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哈佛大學圖書館裏,這類書不是太多,於是我就從韓國買來讀。

我一口氣讀完了《六韜三略》、《十八史略》、《周易》、《孫子兵法》、《道德經》、《論語》等東方古籍,通過這些著作,我知道了孔子和老子。

《論語》中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意是“年輕的時候,應該自己去尋找老師”。

“沒錯!說得太好了!”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讓我不忍合上這本書。我想,這些句子一定會對我的現實生活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無論是在武俠小說中,還是功夫電影裏,從來沒有師父找徒弟的情節,都是年輕的弟子去拜師父。而那些特別容易找到的師父,從他們身上往往也學不到什麼本領。通常越是高明的師父,越是歸隱在山林之中,不易尋找。

想要找到這樣的師父,是比較困難的。就算曆盡艱辛找到了,他也不會輕易答應收徒。徒弟往往長跪不起,或是在雨中淋上幾天,才能打動這位老師。得到許可以後,至少還要做三年免費的雜役。隻有經過這樣一番努力,才能最終學到傲人的武功。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很多人希望能夠吃到免費的午餐,但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如果想學些什麼,是一定要付出代價的。

如果想跟隨著名的教授學習,我就必須揮汗如雨,付出全部的努力。

為了能拜那些優秀人物為師,我在沒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下,發出了幾千封信。雖然這件事做了也沒什麼結果,但不做肯定更是沒結果。

可沒有寫信時的我,與寫信後的我,卻是完全不同的。我的想法、思考方式,以及對人生的態度,都發生了改變。

我現在已經知道,怎麼寫能夠收到回複的信;用什麼方法可以簡單明了地介紹自己,並留給對方一個好印象;怎樣做可以讓別人對一封陌生人的來信產生好感。雖然我不敢說百分之一百成功,但是至少我已經掌握了比別人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