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沒有貨幣,也沒有德國的機械和武器怎麼辦。這好辦,你們出麵去美國人那裏購買,中國人以石油作為支付手段。荷蘭的奶牛不錯,造船技術也可以,拿出來中國人也不會拒絕。破破爛爛的比利時,也可以照此辦理。
其實楊震盯上的是比利時的鋼鐵廠,隻不過這廠子比利時人寧可挨凍,打死也是不賣的。不過比利時人在困境之下,最終還是提供了部分眼下東北最急需的,模具鋼和造船用鋼全套冶煉設備和技術,以換取急需的糧食、石油、紡織品,以及遏製大規模流行傳染病的急需盤尼西林和鏈黴素。
意大利的造船和汽車、飛機製造技術、軍火工業,同樣也並不弱。打醬油一樣的戰爭態度,是戰爭態度的問題。但意大利人的工業底子,在歐洲還是有一定水平的。丟光了殖民地的意大利人,為了獲取物資還是很大方的。為了獲取東方的廉價糧食和石油,意大利人很慷慨的拿出魚雷的技術。
等到反應慢了半拍子的美國人,開始在歐洲實施馬歇爾計劃,對歐洲國家實施大規模的援助開始時。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已經打開了石油出口的通道,並與戰後西歐各國建立了貿易關係。
以貨易貨這種交換方式,無疑很適合眼下大部分,已經打成了一片平地,亞洲的殖民地不是還在日軍控製之中,就是已經開始風起雲湧的歐洲國家。除了英國靠著海外屬地,還在強硬的堅持著之外,其餘西歐國家基本上都與東北建立了貿易關係。
其實這些事情楊震基本不插手,他甚至連過問都不過問。所有經濟工作,他都很放手的交給了東北人民政府去處理。他在東北政府的進出口方麵,除了讓情報部門幫著牽線搭橋之外,其餘的一概都是甩手掌櫃做法。
他現在即沒有精力,也沒有心思去管那些事情。尤其是眼下整個東北軍區,軍長被調回中央工作。原來的軍區政治部主任,也被調回中央。第一政委隻管某些秘密工作,郭炳勳又被他調到朝鮮坐鎮,很多東西都隻能他親力親為。
他根本不可能將很多精力,挪去插手自己並不擅長的經濟。除了讓情報部門提供一部分協助之外,楊震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了自己的計劃上。這期間他不斷飛往中央彙報工作,與主席和副主席談事情。甚至在整個七月份,他在中央的時間都比在東北多。
而就在杜開山全力在朝鮮南部戰場上,發動全線攻擊的時候,楊震提前從蘇聯北方艦隊抽調回來的水兵。加上大量情報部門和技術部門的人員,也陸續以預備隊的名義開始秘密進入朝鮮。
抗聯的遠程偵察機,也不斷的出動對日本沿海各個軍港,以及整個日本本土進行最廣泛偵察的行動。此次偵察行動涉及麵之廣,空中偵察行動之細致,還是抗聯對日開始大規模偵察的第一次。
從軍港到城市,從鄉村到海岸線,整個日本本土的所有一切動向,都在抗聯偵察機的偵察範圍之內。尤其是從最北麵的南千島群島一直到南麵的九州島,日本本土的所有軍港以及海軍造船廠,抗聯的偵察機幾乎天天在這些地點上空徘徊。
隻是此刻本土防空力量已經耗盡的日軍,麵對著這些天天在自己腦袋上盤旋的偵察機,隻要不投擲炸彈就隻能聽之任之。僅存的防空戰鬥機,已經無力去攔截這些偵察機。反正被炸的幾乎沒有剩下什麼的本土,也沒有什麼秘密可保了。
這些偵察機拍下來大量的照片,被詳細的一張張的分析。隻要類似工廠的地方,都被清楚的標到地圖上。整個偵察行動拍完的照片,在戰後整整堆滿了幾間屋子。情報部門根據偵察,還重新繪製了日本本土四島,尤其工業最集中的本州島地圖。
進駐朝鮮半島的傘兵二師,也在不斷的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從東北調集的幾個完整建製的師,也替換下傷亡不輕的朝鮮集群各個師,進駐釜山、蔚山各個港口。同時從東北想發設法,在鐵路未完成搶修之前,在釜山、蔚山兩個港口儲備了大批的柴油。
而大連、葫蘆島有造船工業的地方,也在不斷的加大馬力將從山東、蘇北沿海,調集的大量帆船改為機帆船,並對船工進行集中培訓,完成一批調往朝鮮一批。而這一切要避開此時已經完全掌握了西太平洋製海權和製空權的美軍眼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整個七月份,楊震一方麵不斷的奔波於北平和沈陽之間,一方麵不斷的采取種種技術和宣傳手段,掩蓋自己的戰略計劃。在報紙與廣播上不斷的宣傳對日最後一戰,將日本人民從萬惡的軍國主義統治之下,徹底解救出來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