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朝鮮戰場的終結(2 / 2)

不過原本按照計劃,杜開山不應該急於奪取漢城,隻是在漢城以東加大攻勢,擺出一副對漢城以及以南縱深地帶的日軍,大縱深穿插合圍的態勢。逼迫日軍自己撤退到水原以南,試圖控製整個太白山區。

但卻沒有想到漢城一線的日軍,卻是死戰不退不說,還在不斷的向漢城一線調集援軍。為了盡快奪取整個朝鮮半島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完成總部要求的打通京釜線的要求。在中線部隊奪取了原州後,杜開山將中線的部隊,來了一個九十度的大轉彎。

在後續投入的坦克四師正麵全力進攻的配合之下,以一個裝甲旅為前鋒,向漢城以南的平澤、天安一線發起強行穿插作戰。經過五天的苦戰,朝鮮戰場中線部隊,徹底先後奪取平澤、天安,切斷漢城與大田日軍之間的聯係。

隨即杜開山集中了五個步兵師,兩個裝甲旅外加三個獨立坦克團的兵力發起漢城戰役。而在東線戰場上,朝鮮獨立軍在抗聯的一個裝甲旅的支援之下,以及中線抗聯的一個裝甲旅外加兩個師向忠州、大田方向攻擊配合之下。

沿著太白山脈強行向南穿插,利用朝鮮軍主力被漢城戰場以及抗聯對大田的側翼攻擊,吸引過去的機會。於四五年七月初,先後奪取了慶州、蔚山,前鋒已經進至釜山港的外圍。整個釜山已經可以清晰的聽到,東麵傳來的隆隆炮聲。

在漢城戰場上,杜開山則集中了入朝部隊一半的兵力,對漢城發起全線攻擊。但在日軍頑強的抵抗之下,卻是始終進展不暢。經過足足半個月的苦戰,就連預備隊的朝鮮獨立軍的三個旅,以及抗聯的一個師全部投入進去,才最終攻占漢城以及漢城以南的水原。

漢城一戰也是抗聯在整個抗戰期間,進行的最後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此戰之中杜開山雖說,打垮了朝鮮日軍三個師團外加日軍兩個獨立混成旅團的兵力,徹底的打垮了朝鮮日軍的最後一點元氣。

但投入到漢城戰場的部隊,也自身損失相當的嚴重。尤其是坦克部隊在巷戰之中,損失了一多半的兵力。投入的三個獨立坦克團,以及一個裝甲旅全部被打殘。整個漢城戰役期間,損失坦克三百餘輛。而整個漢城以及周邊的所有村鎮,也被打成了一片平地。

漢城之戰遭受了嚴重損失,尤其是裝甲部隊損失慘重,基本上喪失了突擊能力的杜開山,隻能在西線暫時停止了進攻。好在東線和中線進展順利,已經基本上達成了戰略目標。在讀奪取天安和平澤一線停止進攻,已經對戰役結果造成不了什麼影響。

而在杜開山的身後,四四年底南滿戰役結束後,就開進朝鮮的四個鐵道兵團,也在全力的對被打得相當殘破的京釜線鐵路,抓緊時間進行搶修。杜開山向南推進一段,這些鐵道兵就抓緊搶修一段。

至漢城易手為止,日本朝鮮軍被壓縮到了天安、忠州一線以南,禮泉、大邱以西,整個朝鮮半島的一隅。五萬多各個方向撤下來的朝鮮軍餘部以及南撤的大量日本僑民,被壓縮到如此巴掌大的地盤,日子過的相當艱難。

好在釜山丟失後,朝鮮戰場抗聯的攻勢突然全麵的停止,讓已經感覺到難以支撐的朝鮮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隻不過被切斷了與本土全部聯係的朝鮮軍,連同大量撤出來的大量僑民,困守朝鮮西南一隅這糧食問題卻成了朝鮮軍最大的困境。

有限的糧食數量,隻能保證這十餘萬日軍和大量的僑民,包括已經撤到光州的朝鮮軍司令部在內,每天隻能吃兩頓稀粥。無奈的朝鮮軍,隻能抽調相當一部分的兵力,想辦法自力更生外加下海捕魚,以保證這些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在朝鮮戰場停止攻勢後,除了前線還有不斷小規模戰術級別的戰鬥,以及抗聯的攻擊機群不斷的劃過朝鮮日軍殘存的控製區,時不時的來幾次轟炸之外,整個朝鮮戰場顯示出一種詭異的平靜。

與其同時抗聯的運輸機群,在戰鬥機群的掩護之下,開始陸續的進駐蔚山、大邱的機場。從衝繩返回的抗聯的那支小艦隊,以及在天津完成整修的幾艘掃海艇,也陸續的進入蔚山港,秘密的開始清掃日本西海岸的水雷。並運載了抗聯的一個師,突然搶占了釜山港對麵的對馬島。

關內戰場在完成江淮戰役後,全軍也轉入了整補階段。中央也在新的形勢之下,不斷的調整部隊編製。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入關的抗聯部隊除了一部分調歸山東軍區序列之外,主力與新四軍主力完成和編,入關抗聯部隊正式改編為新四軍部隊。

同時中央撤銷原來的淮南、淮北、蘇北、蘇中軍區,將四個軍區統一整編為江淮軍區,以新四軍軍部組成江淮軍區司令部。由陳翰章擔任江淮軍區司令員兼新四軍軍長,新四軍原來的代軍長轉任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