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重慶方麵也不是不想,趁這個機會向東收複失地。但林總突然投入到西線的大量裝甲部隊,讓其向皖東地區伸出的觸角又快速的縮了回去。重慶在大別山區的五戰區,明顯不想去碰這款硬骨頭。
尤其是五戰區部隊,以桂係為主的情況之下。那位生怕自己嫡係去碰這種裝甲集群,受到太大損失的小諸葛,嚴令五戰區不得向皖東戰場調派一兵一卒。隻是命令西北軍最後一支餘脈的三十三集團軍,出動一個軍收複了六安、霍山以應付差事。
陳翰章指揮的裝甲突擊集群,顯示出來的威懾力,膽寒的可不單單是日本人。重慶方麵在江北縮回了伸出的觸角,但是在江南卻調動了新組建的幾個全美械,專門用來反攻的方麵軍,對南昌至九江一線發起了攻擊。同時其所屬的六、九兩個戰區,也在湖北境內動作頻頻。兵力直指武漢外圍,並湖北境內平漢鐵路沿線。
自江淮戰役打響,到重慶方麵出擊浙贛線,整個大江南北是打的亂成一團。與本土的直接聯係被切斷的中國派遣軍,此刻是焦頭爛額。尤其是江北的戰局,讓中國派遣軍連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也遲遲無法堵住兩個巨大的缺口。
東線像是一部巨大的吞噬血肉機器一般,將中國派遣軍的兵力成建製的吞噬進去。而在西線的坦克集群,像是一把尖刀一樣,插到了中國派遣軍在江淮防線的後腰上。六合、浦口是什麼地方,那裏與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所在地南京隻隔著一道長江。
浦口要是丟了,敵人的炮彈能直接打到南京城內。江淮戰局如此快的糜爛,讓中國派遣軍隻能不斷的從江南抽調兵力去填進去。但在兩線作戰的情況之下,中國派遣軍依舊感覺到難以支撐。
與本土之間陸海空聯係,此時已經完全中斷的中國派遣軍,除了不斷向大本營求援之外,隻能將希望寄托到南方軍駐越南的部隊身上。隻是盡管南方軍已經占領廣西中越邊境,但南方軍與派遣軍主力之間的聯係,卻是始終未能打通,除了海路之外再無其他的聯係手段。
而海路大規模的運輸,無論是南方軍還是中國派遣軍都湊不出來足夠的船隻。而且此時曾經對日本海陸軍來說,曾經猶如自家海域的中國沿海,已經變得異常的危險。美國人的潛艇、飛機,中國人的飛機讓這片曾經平靜的海域,基本上已經變成了一個死亡地帶。
而盟軍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發動的攻勢,也讓南方軍這個時候很難抽調兵力增援中國派遣軍。南太平洋上倒是有為數不少的部隊,僅僅拉包爾島上的南方軍所屬第八方麵軍,就有十餘萬大軍分布在所羅門群島。
可隻能坐困島嶼上的這些日軍,就連吃飯都得自力更生,那裏還有辦法增援中國派遣軍?那位被搞出精神病的前十七軍司令官,都無法送回本土修養,那裏還能一下子撤出這麼多的兵力?要是這些兵力能撤出來,大本營早就將他們撤出來,部署到其他方向去了。
麵對著中國派遣局的窘迫局麵,束手無策的大本營除了不斷打氣之外,根本就無法提供任何的支援。好在七年時間積攢下來,再加上自己設廠生產和製造,整個中國派遣軍彈藥數量還算充足,至少輕武器的彈藥還是勉強夠用的。
但麵對著兩線作戰,兵力雖說看起來不少。但眼下已經失去與本土除了無線電之外,任何聯係的中國派遣軍,被打掉一個就少一個的。原本按照中國派遣軍的計劃是,集中兵力應對北麵的威脅。在西線放棄一些控製區,換取西線的重慶方麵不進攻。
可出乎中國派遣軍意料的是,在強大的輿論壓力,尤其是美國人的壓力之下,重慶方麵不管出於什麼想法。最終還是發動了雖說規模有限,但是卻專門向中國派遣軍腰眼部位捅的攻勢。並出動了幾個最精銳的,從緬甸調回國的美械軍。
九江一旦丟失,長江沿線的中國派遣軍將會被一截兩段。武漢丟失,則意味著中國派遣軍將失去對華中最富庶的地區控製,以及將戰線全麵東縮,甚至是隻能局限在長江三角洲地帶。而這個局麵又是中國派遣軍,絕對不想看到的。
眼下的中國派遣軍,就像是一個首鼠兩端的賊一樣。即擔心自己被打死,又不想放棄已經到手的東西。這就造成了整個中國戰場,處於一個即將雪崩的狀態。而抱著同樣想法的不單單是中國派遣軍,還有日軍大本營。
早在戰役發起之前,中國派遣軍就打算將兩廣地區的日軍第二十三軍部隊,調回華中和華東地區,放棄眼下已經成為雞肋一樣的華南控製區。但大本營堅決不同意,要求必須保證對兩廣地區的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