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兵力上的損失,美軍眼下已經擴編到上千萬。盡管亞洲戰場地麵部隊的數量不多,而且以海軍陸戰隊為主。他們陸軍的主要兵力,還是放在歐洲戰場。但他們隨時可以從本土,以及其他戰線調集兵力。”
“眼下歐洲戰場,盡管在東線德軍還在拚命抵抗,但已經無力回天。眼下席卷東普魯士的蘇軍,已經完成對德國首都柏林的合圍,並已經展開柏林戰役。也就是說德國法西斯的覆滅,基本上已經成定局。”
“而在西線的德軍,為了避免蘇軍的報複,以及減輕對本土的損失,幾乎可以說完全放棄了抵抗。西線的美英軍隊,現在可以說已經基本上無大的作戰。美英軍隊在西線動作遲緩,不是因為他們德軍的抵抗,是因為他們不想去啃那些硬骨頭。”
“將柏林交給蘇聯人去打,對於美英兩個來說更合算。尤其是在對德國分區占領的劃分上,柏林位於蘇占區的情況之下。能不能攻占柏林,對於蘇聯人很重要。但是對於美英來說,基本上無所謂。”
“無論是美國人、還是英國人,在歐洲戰場已經騰出手來。他們在歐洲戰場上的兵力如果需要的話,至少可以抽調出相當一部分立即調往亞洲戰場。而美國人有那個實力,在一個月之內從歐洲戰場,向亞洲戰場調動一個集團軍群。所以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雖大,但美軍在短時間之內就可以補充完成。”
“不僅美國人在歐洲戰場,基本上已經可以騰出手來,就連英國人也開始增加在亞洲戰場的兵力。眼下英國人重新組建的太平洋艦隊,重新加入到亞洲戰場。同時加大了對東南亞的兵力投入,發起荷屬東印度群島作戰。並出動艦載機配合美軍對日空襲,就已經說明問題。”
“有了這個基礎,眼下實際上已經由兩線作戰,轉為一線作戰的美國人,完全有充足的底氣繼續發動進攻。對於美國人來說,硫磺島一戰的傷亡的確大了一些。但要說傷筋動骨,需要養傷那還差遠了。”
“人家底子的雄厚程度,不是咱們可以相比的。咱們一場大戰的傷亡數字,讓咱們這些當軍政主官的為了補充兵員,頭發都快掉光了。為了補充戰損的裝備,還要想盡辦法去和美國人勾心鬥角。”
“都說美國人承受不起傷亡數字,我看那是純扯淡。真的到了關鍵時刻,美國人比誰都舍得投入。隻不過依托身後雄厚的國力,在裝備與兵員之間美國人更舍得裝備而已。在這一點上,美國人算的比誰都精明。”
“最關鍵的是戰爭已經打到這個地步,我想美國人不會希望,在東線也快要騰出手的蘇聯人,在來插手亞洲戰場。所以我認為美國人下一步的攻勢,恐怕最遲這個月底就會展開。不過你估計的沒錯,美國人是不會去啃台灣那塊硬骨頭的。”
“如果我沒有判斷錯誤,他們下一步的攻擊目標應該是衝繩。因為徹底丟光了海軍主力的日本人,在海上已經不會給美國人造成任何的威脅。而太平洋戰場島嶼爭奪戰的固有的,對海軍的依賴性也讓美國人,會對攻擊衝繩這個日本本土南大門的島嶼,而無任何的顧及。
“而衝繩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上的地位,其實也遠非台灣可以相比的。畢竟相對於台灣來說,這裏才是真正的日本核心地帶。而且衝繩原有的日軍守備部隊,也有相當一部分在轉調硫磺島後損失掉。”
“眼下的衝繩防備力量,是整個日本本土周邊最薄弱的。而失去了幾乎全部海上力量,剩下的那點東西還不夠給美國人塞牙縫的日本人,眼下也已經喪失了向衝繩增兵的能力。專找軟柿子捏的美國人,下一步的目標隻能是衝繩。”
“老郭,對於美國人在短期之內還會不會繼續進攻,這一點我們基本上可以不用懷疑。但有一點我們可以清楚的判明,按照硫磺島戰役的傷亡數字來看,美國人暫時是絕對不會進攻日本本土的。”
“而對於我們來說,美國人繼續進攻那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進攻就好。不過老郭,我認為對於我們來說,現在最應該準備好應對的不是美國人下一步進攻那裏,而是美國人即將翻臉的可能性。”
“在羅斯福總統逝世,白宮那位新主人會不會基本延續原來的政策這一點上,我們暫時還看不出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眼下戰局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的態勢之下,美國人的政策肯定會一個有較大改變。”
“會不會全麵停止援助,我現在還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隨著戰局的發展,美國人快要過河拆橋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全麵準備,別到時候措手不及。時局如棋,我們這些當主官的走一步,眼睛要看三步。時局如此,人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