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恐怕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轟炸機群,在抗聯與美軍共計五百餘架雅克九戰鬥機與P五十一野馬戰鬥機群的掩護之下,分別與抗聯北滿的十餘個基地起飛,在日本海上空彙合之後,直撲日本神戶、大阪工業走廊地帶。
而為了掩護這批轟炸機群,駐朝鮮境內的抗聯戰術航空兵,在美軍部分戰鬥機群的配合之下,也對朝鮮南部的日軍各個航空飛行基地,實施了攻擊作戰。美軍的P三十八戰鬥機群,也對朝鮮南部的日軍各個雷達站實施了空襲。
然而此次與美軍舉行聯合對日空襲之中,與往常出動的轟炸機群相比,這次抗聯的機群之中少了幾架飛機。所有的特種作戰飛機,無論是電子幹擾飛機還是預警飛機,按照楊震的命令一架都沒有出動。
隻出動了幾架用來播撒鋁箔條的飛機,以幹擾日軍雷達。為了保密此次對日轟炸實施過程之中,對日軍防空係統的壓製以美軍為主,抗聯所有的電子戰飛機全部避戰。這件事情上楊震很果斷,寧可承受一些損失,也絕對不讓美國人查明白原因。
楊震可不想在幾個月之後,整個東北的防空力量在美國人的嚴密監控之下。這邊抗聯的飛機一起飛,就被那邊天上的眼睛給發現。以美國人的實力,一旦被他們窺視到秘密,他們的發展速度,遠非科技水平薄弱的抗聯可以相比的。
以美國人的科技能力,以及眼下已經認識到空中預警的重要性,要不了幾年就能搞出來。但現在這座大山美國人還是慢慢的去爬吧,別想著從自己身上占便宜,然後回身在對付自己。與美國人打交道,心眼太實在要吃虧的。
而且美軍轟炸機上裝備的小地毯式幹擾機,以及大量幹擾箔條。雖說因為不是使用專用的幹擾飛機,也缺乏整體無線電幹擾係統。但是對日軍雷達的單一幹擾性能,並不比抗聯使用的專用幹擾飛機差的太多。
既然他們有自己的手段,那就別想著吃著碗裏的,還要惦記別人鍋裏麵的。美國人窺視抗聯的某些東西,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次隻不過是多種手段無效的情況之下,來了一個開門見山而已。
早在美軍第一批航空兵進駐抗聯的時候,抗聯就敏銳的發現。美國人為了保證幾座機場的安全,設置的地麵雷達站,監視的可不單單是日本海方麵。這些雷達站不時的將監控範圍,擴大到北滿抗聯的機場。
美國人為了轟炸日本,在朝鮮北部境內以及琿春境內設立的兩個無線電監聽站,也有意無意的截聽抗聯的空地無線電通訊,以及前後方的無線電聯係。美軍在派駐北滿的陸軍航空兵中,還摻雜了大量的情報人員。
這些隨同轟炸機群進駐的美國陸軍情報人員,時不時帶著照相機,打著交流的旗號賴在抗聯的機場不走。這些美軍人員表麵上看,對抗聯的蘇製飛機興趣很大。但是對於抗聯的導航係統,以及整個防空體係的興趣更大。
在楊震多次的嚴重交涉,甚至采取對美軍無線電監聽站斷電、無線電幹擾等多種手段齊下,美國人才開始改變了態度。但是抗聯的夜間轟炸機群,每次在夜間起飛準備對日轟炸的時候。都會受到美軍的P六十一夜間戰鬥機群的監視,甚至是尾隨到日本海上空。
直到楊震當著美軍人員的麵給航空兵下命令,要是美軍飛機再不經通報尾隨,可以就地擊落。如果有美軍人員以各種理由,賴在抗聯機場不走可就先行就地逮捕。如果進入軍事警戒區,可以不加警告就地擊斃。
所有交流項目一律改在指定地點,除了在指定地點之外一律恕不接待,美國人的行為才有所收斂。將美軍駐琿春的無線電監聽站直接強行關閉,所有的對日無線電監聽,一律由抗聯承擔,雙方在情報上實施共享。
美國人雖說在楊震的多管齊下之下,收斂了之前的事無忌憚。但現在就已經開始的勾心鬥角,讓楊震如何敢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秘密?這位李梅少將一而再的要求采取聯合轟炸,估計也就是在黔驢技窮之下,采取的最後必要手段。
所以楊震寧可擔負一定本可以避免的損失,也沒有讓抗聯的特種飛機參與到此次行動之中。不過雖說為了保密,抗聯的特種作戰飛機一律沒有出動。但是美國人的B二十九轟炸機,以及臨時為B二十四轟炸機裝上的電子幹擾係統,還是相當的得力的。
並因為美國出動的轟炸機數量龐大,美軍轟炸機自帶的電子幹擾設備,也基本上滿足了對日本防空雷達幹擾的需要。保證轟炸機群可以順利的進入日本本土撲向各自目標,更沒有必要冒著泄密的危險出動自己的飛機。